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8 题号:17673354
科研人员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和健康小鼠做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组: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
乙组: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健康小鼠→小鼠患病死亡;
丙组: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RNA 酶+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
A.自然条件下新型冠状病毒能发生基因突变
B.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C.新型冠状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结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基本相同
D.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取大蒜根尖依次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制片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将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C.“分离各种细胞器”与“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都用到离心技术
D.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导致上清液有少量放射性
2024-06-01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用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查离心管上清液、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搅拌能使噬菌体的外壳蛋白与大肠杆菌分离开
B.保温时间过长对两组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同
C.两组实验的结果差异在于放射性物质在离心管中主要分布的部位不同
D.子代噬菌体中,标记组的都不含放射性,标记组的都含有放射性
2023-06-02更新 | 1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搅拌不充分会使含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含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保温时间过短会使含32P标记组上清液有少量放射性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2024-04-17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