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非特异性免疫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7 题号:17746606
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侵袭性真菌病。该菌主要寄生于细胞内,对非特异性吞噬作用有很强的抵抗力,多感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真菌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篮状菌病
B.人体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后产生的B细胞表面只有针对该菌的一种受体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也容易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
D.马尔尼菲篮状菌可能破坏了吞噬细胞表面的受体从而具有抵抗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
C.浆细胞可产生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
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2019-10-13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溶菌酶是一种能溶解某些细菌的酶类,可分解革兰阳性球菌壁上的多糖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不具有专一性
B.溶菌酶作用时需要与对应细菌结合
C.溶菌酶是由溶酶体合成的
D.人体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
2019-05-05更新 | 2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不一定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
D.细胞丙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2016-03-28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