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染色体组型和性别决定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7 题号:18066791
摩尔根弟子布里吉斯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奇怪现象,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F1中每2 000~3 000只果蝇中就会出现一只白眼♀和一只红眼♂,称为“初级例外”,且该“例外”的概率相对稳定。因此,可排除该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造成的。
(2)已知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发育情况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情况

XX、XXY

XY、XYY

X0(没有Y染色体)

XXX、YY、YO(没有X染色体)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胚胎期致死


研究发现。F1红眼♂个体不具有母本的伴性性状,据此推测F1“初级例外”出现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造成的,据图推测“初级例外”中的红眼♂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 “ 初级例外”果蝇的出现是因为亲本雌果蝇在________过程中X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产生含有________或不含________的卵细胞, 这些卵细胞与亲本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得到的精子受精后就形成了“初级例外”果蝇。
(3)为验证对初级例外果蝇出现原因的推测,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初级例外”的性染色体。如果符合推测,F1“初级例外”中红眼♂和白眼♀含有的性染色体数目分别为________,也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4)布里吉斯进一步把“初级例外”的白眼和正常红眼进行杂交,后代中又出现了“次级例外”即出现白眼和可育的红眼。对此,他推测“初级例外”中白眼在减数分裂时两条X染色体联会概率高于XY染色体联会,且联会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假设白眼雌性形成配子时XX染色体联会概率是84%,则F1中白眼雌性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F2中出现“次级例外”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家蚕(2N=2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突变基因 W2 和 W3 位于 10号染色体的位点 1和位点 2(如图1),双突变的纯合子致死。位点1只含 W2的卵在越冬时呈杏黄色,位点2只含 W3的卵呈淡黄褐色,其他的卵均呈正常的紫黑色(野生基因用 W2、W3 表示)。请分析回答:
(1)家蚕正常情况下,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____条染色体,雄蚕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条 Z染色体。
(2)卵在越冬时表现为杏黄色的个体基因型为_____,表现为紫黑色的杂合子基因型有_____
(3)雄蚕的桑叶利用率比雌蚕高,且单用雄蚕的茧丝可以提高生丝质量,育种工作者利用染色体变异选育雄蚕进行生产,用一定的方法处理基因型为 W2W2W3W3 的雌蚕,使其一条 10号染色体上含 W3基因的片段缺失,再与 W染色体结合,产生了如图 2所示的个体。

①经上述处理后,家蚕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
②已知 W基因重复或完全缺失均会导致配子因遗传物质不平衡而致死。图 2所示的雌蚕产生的可育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是_____,其与图 3所示的雄蚕交配,再选择卵为_____色的子代用于生产。
③育种工作者用相同的方法去除了含 W2 基因的片段,获得了卵为紫黑色的雌蚕,使其与卵为杏黄色的纯合雄蚕交配,根据子代卵的颜色也能选育雄蚕用于生产,请参照图 2,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画出该雌蚕的染色体组成。_____
2022-01-27更新 | 499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鸡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用字母A、a表示。请回答问题:
(1)现有性成熟的纯种芦花羽毛和非芦花羽毛雌雄个体数只,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最多只设计两代杂交组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交得F1,观察F1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②从F1中选出雌鸡与雄鸡杂交得到F2
③观察F2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2)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测实验结果①。 _____
2017-10-17更新 | 178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鸡(2N=78,ZW型)的卷羽与片羽、体型正常和矮小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D/d位于Z染色体上。卷羽鸡能够较好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某养殖场内现有卷羽正常和片羽矮小雌雄个体若干,研究人员进行相关杂交实验以培育出耐热且节粮型鸡种,从而实现规模化养殖,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半卷羽正常(♂)∶半卷羽矮小(♀)=1∶1;
步骤二: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半卷羽正常;
步骤三:选取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子一代“相关个体”进行杂交,培育获得目的品种鸡。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鸡的基因组进行测定,应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2)结合步骤一、二可知,基因A/a位于______(填“常”或“Z”或“W”)染色体上,步骤一的F₁均表现为半卷羽,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3)为尽快获得耐热且节粮型鸡种,步骤三“相关个体”中母本应来自______(填“步骤一”或“步骤二”)的子一代,理由是______
(4)研究发现基因H 具有较强抗病性,现将抗病基因H导入由(3)获得的耐热节粮型雌性个体染色体上。请写出探究基因H导入到了Z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实验思路:______;若子代出现______的结果,说明基因H导入到Z染色体上。
2023-09-15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