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8107466
在探究温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时,将24支试管均分为A、B、C三组,各组进行如下表所示操作:

试管编号

A

B

C

管内溶液

培养液/mL

10

10

10

酵母菌母液/mL

0.1

0.1

0.1

温度条件

5℃

×

×

28℃

×

×

75℃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采用抽样检测法估算种群数量,需借助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
B.先将培养液滴于计数室,待培养液沉降到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计数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A、B、C三组均为实验组,该实验没有对照
D.实验结果是前期B组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较A组快,较C组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已知某池塘中鲤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可以随环境优化而增大
B.“数罟不入洿池”的目的是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鲤鱼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
D.该鲤鱼种群成年鱼及其幼体因食物来源不同在水中的不同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024-04-17更新 | 2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近期,重庆新闻报道称在重庆某公园内出现大量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它的植株高大,有的能长到2米多,根系非常发达,繁殖能力强,逐渐占据了其他花卉的生态位。该生物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目前,对付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方式,仍旧是人工铲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本地植物占优势转变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随着季节的更替,该公园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D.“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态位即它所生存的空间
2022-01-26更新 | 94次组卷
【推荐3】2023年度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的目标是制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中亚迁飞路线的制度框架达成一致。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
B.所有迁徙途中的候鸟可以组成一个群落
C.树上不同位置的黄鹂鸟巢,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候鸟迁徙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属于群落演替
2024-03-07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