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9 题号:18390306
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情况严重时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的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利用甲醛,清除甲醛污染。研究发现,外源甲酸可以作为碳源被整合进入常春藤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过程是卡尔文循环,该循环中物质变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若要追踪并探明②过程是甲醛的碳同化路径,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细胞产生NADPH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
(3)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甲最脱氢季(FALDH)是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图2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该酶的活性相对值。图3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

①1个单位甲醛浓度下,常春藤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②高浓度的甲醛胁迫超出了植物抗逆的范围,影响植物的生长。综合分析图2和图3的信息,写出在低浓度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某植物细胞某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如下图。
   
(1)据图分析,该生物膜为________膜,A侧为________(填“叶绿体基质”或“细胞质基质”),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若图中的O218O标记,一段时间后,图中结构所在的细胞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18O,依据是________
(3)合成ATP依赖于类囊体薄膜两侧的H+浓度差,图中使膜两侧H+浓度差增加的过程有________。据图分析,产生的ATP可用于________
2023-11-19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大气中不断增加的CO2溶入海洋,使海水pH下降,从而导致海洋酸化,温度是海洋中赤潮暴发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科研工作者以常见赤潮微藻—中肋骨条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5°C、10°C、15°C、20°C、25°C、30°C和35°C)和两个CO2浓度[大气CO2浓度(LC)和高CO2浓度(HC)],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及CO2浓度条件下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中肋骨条藻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叶绿素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上,其含量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率。从能量角度分析,光反应是一种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产物有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在低温(5°C和10°C)条件下,海水酸化中肋骨条藻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进而影响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据图2分析,从理论上可预测在___情况下,赤潮暴发的频率与规模将会最大。
(3)研究发现高CO2浓度条件下,中肋骨条藻与光合作用有关基因转录会受到影响,据此推测图1中低温条件下,导致叶绿素a含量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_
2022-10-31更新 | 114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图甲的实验装置为密闭容器,图甲中的曲线为测量1h内该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图甲中A~B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_____。导致A~B段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该绿色植物前30min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__μL•L1CO2/min。
(2)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乙A所示;其中CO2缓冲液可以吸收和提供CO2,保证瓶中CO2恒定)。
①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影响A点变化的内因是_____;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__点(填字母);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__点(填字母)。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9323438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段获得的。
2019-10-25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