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18580357
乳铁蛋白参与铁的转运,具有广谱抗菌、抗氧化、抗癌、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是一种新型抗菌、抗癌药物和具有开发潜力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某科研团队将人乳铁蛋白(hLF)基因转入到山羊体内,从山羊的乳液中获得hLF,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获能后的精子注入卵(母)细胞,此时卵(母)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受精过程中,卵(母)细胞防止多精入卵发生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在胚胎工程操作过程中,常以观察到__________作为受精的标志。
(2)受精卵经过桑葚胚发育成囊胚,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_______。为了提高获得转基因母羊的效率,一般选择发育至囊胚期的__________细胞做DNA分析以鉴定性别,原因是__________
(3)在胚胎移植前,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对代孕母羊作__________处理。由于代孕母羊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因而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甲型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易引起流感大规模流行。我国科学家在2017年发明了一种制备该病毒活疫苗的新方法,主要环节如下。
(1)改造病毒的部分基因,使其失去在正常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以病毒RNA为模板,逆转录成对应DNA后,利用___________技术扩增,并将其中某些基因(不包括表面抗原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替换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与改造前的基因相比,改造后的基因表达时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___________,因此不能产生子代病毒。将该改造基因、表面抗原等其他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并保存。
(2)构建适合改造病毒增殖的转基因宿主细胞。设计合成一种特殊tRNA的基因,其产物的反密码子能与(1)中的终止密码子配对结合,并可携带一个非天然氨基酸(Uaa)。将该基因与___________连接后导入宿主细胞。提取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进行分子杂交鉴定,筛选获得成功表达上述tRNA的转基因宿主细胞。
(3)利用转基因宿主细胞制备疫苗。将(1)中的重组质粒导入(2)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并在补加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该宿主细胞能利用上述特殊tRNA,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用于制备疫苗。特殊tRNA基因转录时,识别其启动子的酶是_________
A.病毒的DNA聚合酶
B.宿主的DNA聚合酶
C.病毒的RNA聚合酶
D.宿主的RNA聚合酶
(4)上述子代病毒不能在正常宿主细胞中增殖,没有致病性,因此不经灭活或减毒即可制成疫苗。与不具侵染性的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相比,该病毒活疫苗的优势之一是可引起_________免疫,增强免疫保护效果。
2018-06-09更新 | 422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一种DNA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上用于预防乙肝的疫苗大多数为基因工程疫苗,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简称乙肝表面抗原)。如图为乙肝疫苗的生产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从乙肝患者的肝细胞中提取乙肝表面抗原的mR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然后利用乙肝表面抗原的mRNA在_______________催化作用下合成乙肝表面抗原基因。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为使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正常表达,基因表达载体的首端需要添加启动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三种方法均可获得相同的乙肝疫苗,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为提高重组DNA导入酵母菌的转化效率,常用__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酵母菌细胞。从微生物的特点角度分析,用发酵工程的方法生产乙肝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2020-02-12更新 | 2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叶用莴苣(如生菜)是大众喜爱蔬菜,夏季高温极易引起先期抽苔造成减产,泛素连接酶(LsE3)是研究人员在莴苣高温抽苔植株中筛选得到的。LsE3基因受温度调控,影响莴苣抽苔,但是LsE3基因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员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莴苣LsE3基因的表达载体用于研究其分子机理。无缝克隆技术是构建表达载体的一种技术如图2。

   

(1)目的基因获取,在_____条件下,提取先期抽苔莴苣细胞中_____,经_____获得cDNA,再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LsE3基因。PCR扩增除了图1标出的物质以外,还需加入_____(至少写两种)。LsE3基因两端序列如图1所示,PCR中需要两种引物F(左侧)、R(右侧)选用_____(选项中为引物部分序列,方向为5'→3')。
A. GATTAG------TGTTGGB. CCAACA------CTAATCC. TAGGTG------AGACCT D. AGGTCT------CACCTA
(2)表达载体构建,近年来新一代无缝克隆技术发展迅猛,基于T4 DNA聚合酶和T5核酸外切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早在1990年,Aslanidis等便提出基于T4 DNA聚合酶( LIC)技术(如图2)。 T4 DNA 聚合酶在反应体系中没有添加dNTP情况下具有 3'→5'外切酶活性;在反应体系中添加dNTP情况下具有5'→3'聚合酶活性;在反应体系中仅添加某种特定的dNTP原料(如dATP),T4 DNA聚合酶也具有 3'→5'外切酶活性,且外切到dATP时,外切酶活性和聚合酶活性同时发挥作用,从而竞争性终止反应,产生指定长度的单链黏性末端。请结合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LIC技术构建表达载体,图1中利用PCR扩增LsE3基因,反应液中加入T4 DNA聚合酶和_____处理。用EcoRⅤ酶(GAT↓ATC)切割图1所示质粒获得_____末端,后加T4 DNA聚合酶和_____处理质粒。处理后将两者混合、退火并导入细胞内完成重组克隆。
②LIC技术依赖特定同源序列,2007年Li等建立了不依赖特定序列的克隆( SLIC) 技术,后经过多次改进,Qi等建立了RQ-SLIC技术,用EcoRⅤ酶切割质粒后与LsE3基因混合,加入T4 DNA聚合酶处理适当时间,将混合物加热到72℃,目的是_____,缓慢降温(退火)后移入细胞内转化修复形成完整重组质粒,细胞内转化修复过程中用到_____酶。
(3)导入受体细胞,取叶用莴苣幼芽经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备用,用_____处理农杆菌后导入重组质粒,再感染叶用莴苣愈伤组织,将感染后的愈伤组织置于加入_____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出成功导入质粒的植物细胞。
2024-02-29更新 | 8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