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8704453
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模式有利于猕猴桃免受雨水侵害,避雨模式装置透光率为自然光的 83%。科研人员对比露地和避雨栽培模式下猕猴桃光合作用效率,测得猕猴桃盛夏一天内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请据图作答:

(1)与猕猴桃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从图1得知,7:00-10:00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表明猕猴桃在避雨模式下______(存在/不存在)“午休”现象,请结合图1图2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光照强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相同时,避雨模式下猕猴桃叶片上午10:00测得的光合速率大于下午15:00测的数值,据此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积累会抑制其光合作用,(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果实等器官并被利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推测:①取甲乙两株长势相似、结幼果数相同的猕猴桃植株;②对甲株猕猴桃植株进行摘果处理,乙株不作处理;③将甲乙两植株置于避雨模式下,培养一段时间;④随后测量两株猕猴桃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并进行比较,发现甲株光合速率大于乙株。有同学提出该实验存在不严谨的做法,你认为有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面积最大和空间尺度最长的一种交错带。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的生系统类型之一。因此,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成为促进区域退化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研究人员以耕作的农田为对照,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不同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样地类型

总个体数量(只)

优势类群(科)

常见类群数量(科)

总类群数量(科)

农田

45

蜉金龟科、蚁科、步甲科和蠼螋科共4科

6

10

柠条林地

38

蚁科

9

10

杨树林地

51

蚁科

6

7

自然恢复草地

47

平腹蛛科、鳃金龟科、蝼蛄科和拟步甲科共4科

11

15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农田优势类群为4科,多于退耕还林样地,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与农田中___________较高有关(答出2点即可)。
(3)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林措施___________(填“好”或“差”)。
(4)杨树及甲、乙两种草本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和甲相比,乙更适合在杨树林下种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09更新 | 56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气孔是植物叶片与环境进行水分、CO2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开启程度直接影响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光合速率等。某实验小组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对华南木薯气孔导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曲线上的数值表示气孔导度。
(1)气孔是CO2进入叶肉细胞的门户,植物叶绿体中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CO2进入细胞中,首先和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C3,C3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该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提供能量。
(2)当土壤含水量大于50%时,影响气孔导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孔导度逐渐增大,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以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3)当土壤含水量小于40%时,气孔导度对光照强度的敏感程度下降,且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气孔的开放与保卫细胞吸水有关。研究发现蓝光能激活保卫细胞膜上的H+-ATP酶的活性,从而促使H+内流,使细胞酸化,提高了胞内淀粉酶的活性。试阐述蓝光持续刺激能增加气孔导度的生理机制是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植物A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

(1)A果皮细胞叶绿体内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_。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2)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A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第12天的A果实总光合速率。第36天后果皮逐渐为黄,测得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
(3)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A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高温条件下,为减少水分散失,叶片中________(激素)增加,使气孔导度下降。
(4)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若在7:00时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绿体中NADPH化合物含量_________
2020-06-07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