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9072069
某火山爆发后,周围生态系统受到火山岩浆的侵袭后变为一片裸地。几年后,地面长出小草,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该地区。随后大约经历100年的时间,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繁盛起来。此时由于人类的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几近崩溃,又经过大约150年的恢复逐渐形成了物种丰富的森林。某兴趣小组选择不同的角度对火山爆发后大约250年间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研究。
(1)从群落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对_____、生态位、物种组成和数量以及演替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兴趣小组在用样方法调查物种数量之前,将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进行绘制 “种—面积” 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该地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兴趣小组在研究群落演替时发现约250年间生态系统经历了两次不同的演替过程,这两次不同演替的区别体现在_____(答出两点)。
   
(2)在研究生态系统结构时,通过分析不同种生物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和汞的含量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粪便中食物残渣来源千克重汞含量/mg
AD78
BE和C25
C(莎草)/3
DE10
EC5

请在答题卡横线上写出上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营养关系为_____。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为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倍。
(3)在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时,兴趣小组发现早期莎草大量繁殖后,喜食莎草的兔子大量繁殖,莎草减少后引起兔子数量减少。后期人为往草地排放污染物导致兔子大量死亡,污染加重后导致更多兔子死亡。上述过程中_____(填“早期”或“晚期”)属于负反馈调节。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也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生态足迹的值_____(填“越大”或“越小”)。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 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它们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大片山坡上的农田在闲置多年以后,逐渐被杂草、灌木最后被乔木所覆盖,这一过程在生态学上称_______。乔木最终能够获得优势地位原因是______。适度的砍伐优势成年树木,可以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原因是_______
(2)由于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的特点,肉食性动物的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数量上具有_________(填“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制约前者”或“相互制约”)的关系。捕食可造成被捕食个体的伤害、死亡,但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种群发展的作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3)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数量消长,使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调节机制是______机制,它是生态系统具备____的基础。
(4)人工林下种植合适的喜阴药材,增加了经济收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2023-01-12更新 | 1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三种不同的栖息地中。取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子均匀混合,再均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A、B、C三种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上(清除其他植物,种植方式相同,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对各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所结种子数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
A实验地块: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
B实验地块: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
C实验地块: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
(1)混合种植后,A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______________(填种群的特征)不同。
(2)在实验结束若干年后,A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高山草原”“亚高山灌木丛”或“针阔混交林”)。
(3)C实验地块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丰富的植被类型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4)有一个由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A实验地块,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数量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
2022-03-26更新 | 23次组卷
【推荐3】为响应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某村构建“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如图所示),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均分为经济类、观赏类两类,村中依势构建出山林枝展果坠、斜坡花繁蝶醉、荷塘莲满鱼肥、菜园蔬鲜瓜脆四大特色区,各特色区中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不尽相同。

(1)该村养殖的各种动植物与其他生物_____(填“能”或“不能”)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各特色区动植物种类的选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2)下图表示某特色区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

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可用③÷(①+⑤+X)×100%表示,其中X代表的含义是_____,图中_____(填序号)的能量未流入第二营养级,导致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是递减的。以牧草→羊为例,欲提高经济效益,应设法提高③/②和④/③值,请分别说出一条措施: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在劳动体验区租种了一块长势良好的菜地,并将其均分为甲乙两部分,其中甲组继续人工管理,乙组不再进行管理,一个月后,甲组菜蔬长势良好而乙组杂草丛生、面目全非。这一方面说明了该菜地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另一方面也说明了_____
(4)沿海湿地是巨大的“碳库”,对于碳循环的稳定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试分析湿地被称为“碳库”的原因是_____
2024-01-10更新 | 3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