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19180447
奠基者效应指某种群最初只有少数个体由A处迁至B处建立,经一段时间的繁衍,虽然个体数增加,但B地区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却没有提高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地区中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种群基因库
B.该种群在数量增加时其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C.遗传多样性即使没有提高该种群也可能发生了进化
D.在B地区对该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将同批亲缘关系较近的孔雀鱼随机等量投放到A、B两个不相连通的人工水源,A水潭中孔雀鱼的天敌是一种花鳉,专以小的和未成熟的孔雀鱼为食,B水潭中孔雀鱼的天敌是一种狗鱼,喜欢捕食大而成熟的孔雀鱼,实验进行了3年。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两个水潭中的孔雀鱼因地理隔离而导致生殖隔离从而进化成两个新物种
B.两个水潭中的孔雀鱼因环境不同而导致变异的不同从而基因组成完全不同
C.3年后与B中孔雀鱼相比,A水潭中孔雀鱼成熟早、成熟体重较轻
D.水潭的其它生物、非生物环境综合起作用控制着其进化的方向
2023-02-04更新 | 4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万年野生稻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均优于双亲。科研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以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栽培水稻与杂交稻的杂交后代可育,说明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B.万年野生稻抗病、抗虫害特性的形成与其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C.杂交育种能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D.判断万年野生稻是否发生了进化,可以依据其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定向改变
2022-07-29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科学家在某地记录了某种不同体色的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的个体数量,按照百分比绘制成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
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
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2016-11-26更新 | 9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