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9245293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传染给人类。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相似题推荐

【推荐1】2023年8月日本不顾世界多数国家反对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研究表明,在福岛核事故后,某些大型鱼类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比底栖鱼类高出一个数量级。图1是部分海洋生物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的_______(填“非密度制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
(2)海洋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时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当污染超过一定程度时,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1所示食物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图1中某些大型鱼类体内的137Cs浓度比底栖鱼类高出一个数量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2表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方向,①②③④代表的能量值分别是58、10、9和2(单位:×105kJ),则B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024-03-27更新 | 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并绘制成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增长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点,CD段表示鼠群数量基本不再增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鼠时除了捕杀老鼠,使其数量减少,同时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__________点,如果长期超过C点将会造成__________
2019-07-18更新 | 13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目前,我市玉米秸秆已经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下图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其中数字表示某地块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时各生物同化的总能量,据图回答: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玉米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考虑,图中生物可构成的食物链(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功能。
(3)玉米的种群密度会影响其产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过度密植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图示还田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