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功能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9690637
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_______的特点。
(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___。若图1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图2中有2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实现的。
(4)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若甲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的能量增加8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_kJ。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大沙鼠是我国甘肃、青海戈壁滩和干旱区草场的主要鼠害来源,大沙鼠大量繁殖后代,通过挖洞、啃食根系、食用草籽等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结合所学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调查某地区大沙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法,依据是______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人认为,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植被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了大沙鼠体内,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
(3)在大沙鼠繁殖初期,草原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危害,但随大沙鼠种群的爆发,草原破坏严重,这说明______
2023-11-05更新 | 345次组卷
【推荐2】藏羚羊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为食,天敌有狼、棕熊、鹰等。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为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藏羚羊同化的能量除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其余的去向是____

(2)图2中R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其中bc段种群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他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_________(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3)调查丙地区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记的藏羚羊10只。标记物不影响羊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其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藏羚羊在重捕前有4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藏羚羊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藏羚羊的实际种群数量最接近于______只。
2024-04-04更新 | 4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和图2,该生态系统未呈现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从图1中,可以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 ,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4)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
(5)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7.6%。图2中属于次级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
(7)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09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