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免疫调节 > 特异性免疫 > 体液免疫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19838392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请回答问题:
   
(1)树突状细胞能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将其消化;同时,免疫系统也可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以上这些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突状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应答。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功能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等。
(3)树突状细胞能高效识别多种抗原,请推测树突状细胞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____(多选)。
A.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
B.细胞膜上有多种载体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
(4)树突状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成。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由图一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来调节生命活动。图一中,若结构乙表示胰岛 A 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
(2)图一中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体温调节过程是_____(填图中字母),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_____
(3)若图二为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据图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_____(填图中名称)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 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 B 物质,B 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物质 A 由 T 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 T 细胞,则物质A 为_____
(4)防控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初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的人体内,下列哪种细胞最先增殖分化(      )
A.骨髓造血干细胞            B.记忆细胞        C.B 淋巴细胞               D.浆细胞
2020-11-30更新 | 16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机体初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和再次感染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为研究药物A的治疗作用,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甲组)和药物A(乙组),培养后,检测小鼠体内抗体和免疫细胞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去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冠病毒属于____。激活体液免疫功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血浆抗体浓度的升高会____(填“提前”或“滞后”)于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
(2)在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发挥的作用____
(3)分析图1,与初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比,再次感染后,体内抗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一定时间内多次接种同种疫苗。
(4)分析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2024-03-07更新 | 4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黄曲霉素是黄曲霉菌等霉菌产生的对人和动物具有剧毒、强致癌的一类代谢产物,包括AFB1、AFB2、AFG1、AFG2、AFM1等几种。其中AFB1是对玉米和花生造成污染最严重的黄曲霉素。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可明显提高对玉米等粮食中黄曲霉素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AFB1进入细胞后能与tR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结合,从而干扰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过程。AFB1能特异性诱发人肝细胞中抑癌基因p53发生碱基对替换,从而使该基因发生_____________,诱发肝癌。
(2)以下是抗AFB1的单克隆抗体的简要制备思路。
①AFB1属于小分子物质,不具有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免疫原性,制备时需要将AFB1与某些物质结合成具有免疫原性的完全抗原。下列物质中不能参与合成完全抗原的是_____________
a.牛血清白蛋白b.卵清蛋白       c.丙氨酸d.葡萄糖       e.香豆素
②将经完全抗原AFB1-BSA(BSA是牛血清白蛋白)免疫的小鼠的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融合,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和检测等过程,最终选择出_____________细胞进行培养,从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得到抗AFB1的抗体。
③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对抗AFB1抗体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鉴定。下表是三种抗AFBI抗体的交叉反应鉴定结果。
被测黄曲霉素AFB1AFB2AFG1AFG2AFM1
2A11交叉反应率(%)10017.10.560.37未检测到
3A12交叉反应率(%)1007.820.20.6<0.1
3G1交叉反应率(%)1006.4<0.1<0.1未检测到

注:交叉反应率表示抗体和抗原或抗原类似物的结合程度
I.上述实验结果中,3种抗AFB1抗体与除AFB1外的其他黄曲霉素均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
Ⅱ.根据交叉反应结果,应选用能产生_____________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以获得大量的该抗体用于检测。
(3)香豆素(C9H6O2)是一种对人畜低毒的AFB1结构类似物。玉米种植土壤中存在利用胞外酶降解AFB1的多种微生物。现要对已污染的玉米样品进行AFB1的微生物脱毒处理,请设计一个安全,有效的生物处理方案。
2022-05-04更新 | 3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