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5 题号:19860968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图示为某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P3)的过程,其中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EcoRV为限制酶。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载体(P3)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建过程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等
B.还应具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等组成部分
C.可采用PCR和电泳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鉴定与验证
D.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大量复制并表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植株在干旱、低温等逆境中,脱水素(具有一定抗干旱胁迫和耐冷冻能力的蛋白质)被诱导表达,脱水素基因编码区共含678个碱基对。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PBI121质粒,以及XbaⅠ和SacⅠ两种限制酶,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脱水素基因导入草莓试管苗叶片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脱水素基因过量表达的转基因草莓植株。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质粒利用SacⅠ和HindⅢ切割后能得到1500bp片段,则表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质粒
B.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需添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以便筛选转基因植株
C.可以利用PCR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草莓染色体的DNA上
D.转基因草莓植株批量生产前需进行抗干旱、耐冷冻实验
2021-05-12更新 | 5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
①限制酶   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③DNA聚合酶     ④目的基因   ⑤DNA连接酶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
2016-11-26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传统方法常受限于限制酶识别序列。科研人员研发了新的DNA重组方法: In-Fusion技术。该技术关键是要在目的基因两端构建与线性化质粒末端相同的DNA序列(即同源序列),然后用In-Fusion酶处理,使同源序列形成黏性末端,最终形成的重组质粒会在受体细胞内形成完整的重组序列。主要操作过程如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In-Fusion酶的作用是识别同源序列、形成黏性末端、连接磷酸二酯键
B.载体A端和B端的序列不同,可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及自身环化
C.形成重组质粒时,如果温度远高于50,黏性末端的碱基不容易互补配对
D.该技术无需识别特定切割位点,需识别目的基因与线性质粒任意同源序列
2024-03-15更新 | 8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