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胞吞和胞吐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19879753
下图1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逃避细胞毒性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1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_____________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抗PD-L1抗体。该抗体由_____________细胞合成分泌,该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_____传送与_____________结合,可解除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抑制。
(4)大多数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现在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第一次接种该疫苗后,人体内识别抗原的B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___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识别_____________的IgM和IgG抗体(如图3),形成记忆细胞等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5)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二次接种时总抗体快速上升,这与_____________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有关。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

(1)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和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 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填“吸收”或“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填a、b、c、d或e)表示,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
(2)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1中的__________(填a、b、c、d或e)表示。
(3)若图1代表甲型H7N9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浆细胞的细胞膜,则该细胞能够分泌抗体,该过程被称为____,其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结构特点。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有其他膜结构。图3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率与O2浓度关系的是___
2019-12-11更新 | 188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苍蝇喜欢在人畜的排泄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因此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肝炎病毒、沙门氏菌、蛔虫卵等,可通过传播途径而危害人类健康,但它们自身却不容易“生病”。
(1)请比较肝炎病毒、沙门氏菌、蛔虫的结构,完成表格。(用“√”表示有,“×”表示无)

结构

肝炎病毒

沙门氏菌

蛔虫

细胞




细胞质膜




成形的细胞核




核糖体




____
(2)苍蝇“不生病”与其强大而复杂的免疫系统有关。苍蝇的免疫细胞(图1)可以借助质膜上的_____________(填图中编号)结构来识别各种病原体,这种结构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除此之外,苍蝇的免疫系统会“发射”抗菌活性蛋白将“侵犯”自己的病菌杀死。图1中参与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填图1中编号)

(3)抗菌活性蛋白被“发射”出免疫细胞是通过下列四种方式中的_______
A.B.
C. D.

(4)科学家从苍蝇体内提炼出4种抗菌活性蛋白,发现其中蛋白甲与蛋白乙均对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为比较两种蛋白的抑菌能力,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把培养的沙门氏菌分为两组。
步骤二:向组1加入蛋白甲;向组2中加入_____________
步骤三:相同条件下培养数日,观察沙门氏菌的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蛋白甲的抑菌效果更强。
由于某种变异,使这种抗菌活性蛋白中的某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请推测它是否仍具有原来的抗菌作用,并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
(5)下列证据中能支持苍蝇不易“生病”的有_________。
A.苍蝇的消化管道长而复杂
B.苍蝇的消化液中含有强酸和酶
C.苍蝇的免疫细胞能分泌抗菌活性蛋白
D.苍蝇的进食习惯“边吃边吐”
2024-01-12更新 | 7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一)某兴趣小组以黑藻的叶片作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观察到下面甲、乙两个图像。

(1)用0.3mol/L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叶片,黑藻叶肉细胞发生了由甲图到乙图的转变,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通过_______作用失水;二是_______。图中M处充满了_______
(2)下表是该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黑藻叶肉细胞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13456
蔗糖溶液浓度(mol·L-1)0.050.150.200.250.30
质壁分离状态未分离未分离不显著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

根据实验结果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细胞液浓度为_______mol·L-1
(3)在适宜条件下,还能观察到图甲细胞中球形_______(结构)在_______
(4)此实验还可以选择_______为实验材料来进行。
(二)A、B、C、D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不同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__(填字母)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6)图中可以表示CO2跨膜运输方式的是_______(填字母),a可以表示乙图中_______(填物质种类)跨膜运输的方式。
(7)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和a方式相比较,共同点是_______
(8)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是甲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
2022-11-20更新 | 4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