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20013648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由于大脑海马神经元中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导致记忆力减退。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PK的调控。为探究相关机理,以小鼠等为材料进行了以下二个实验。
实验I:探究高糖环境和蛋白激酶PK对离体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配制含有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模拟正常小鼠的体液环境。将各组细胞分别置于等量培养液中,A组培养液不处理,B组培养液中加入75mmol/L的X试剂lmL,C组培养液中加入75mmol/L葡萄糖溶液1mL。实验结果如下图。
   
(1)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高血糖,这一指标一般需要在清晨空腹进行测量更准确,清晨空腹时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参与细胞自噬导致蛋白Tau降解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I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
(2)C组中,在含5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中加入75mmol/L葡萄糖溶液后,细胞吸水、体积变大,说明加入该浓度葡萄糖溶液后培养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依据A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说明蛋白激酶PK对海马神经元自噬水平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实验II:现有正常小鼠、糖尿病记忆力减退模型小鼠(TD小鼠)、敲除PK基因小鼠和敲除PK基因的TD小鼠等若干,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记忆能力,连续5天测量4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说明: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是指小鼠进入水迷宫后,寻找并爬上平台所需的时间,该指标与其记忆能力呈负相关,实验中的TD小鼠要通过注射药物STZ制备)。
(3)已知STZ是通过破坏某种细胞引起了小鼠血糖升高,据此推测其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人处于应急状态时导致血糖升高,其主要原因是相关中枢发出的运动信号经_________神经支配相应的效应器,然后_____________
(4)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曲线图预期实验ⅡI的结果。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1表示蛙的腓肠肌及与之相连接的神经和骨骼,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可发生收缩,下图2表示某实验小组以蛙肝细胞为原材料制备的甲、乙两种溶液,该实验小组利用腓肠肌和相关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小组用电持续刺激坐骨神经,发现腓肠肌的收缩程度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失去收缩能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消耗殆尽。 
(2)实验小组向完全失去收缩能力的腓肠肌分别滴加葡萄糖溶液(A组)和ATP溶液(B组),然后再电刺激坐骨神经,发现___组腓肠肌恢复收缩能力,该实验说明____是直接能源物质。 
(3)若将图2所示溶液甲和溶液乙分别滴加到(1)中失去收缩能力的腓肠肌上(分别标记为甲组和乙组),再电刺激坐骨神经,看到的现象是__;该实验可说明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场所是___
2019-08-13更新 | 5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海兔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实验发现,碰触海兔水管或击打海兔头部,皆会引起其鳃发生收缩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缩鳃反射。缩鳃反射反射弧如下图。
   
(1)组成该反射弧的b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碰触海兔水管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至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突触1的后膜,导致后膜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b兴奋,实现缩鳃反射。
(3)图2表示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在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请在图2中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膜两侧标出电荷类型,然后再在膜内外两侧标出局部电流的方向。
(4)科学家研究发现,重复刺激海兔水管,缩鳃反射的幅度会逐渐减小,重复刺激海兔头部,缩鳃反射的幅度明显加强,检测发现在两种实验中,感觉神经元及缩鳃肌肉对刺激的敏感性都未发生改变,推测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若干相同的图1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海兔水管一适宜刺激,观察鳃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能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海兔水管一适宜刺激,观察鳃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能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018-09-06更新 | 14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素问》记载:“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下图1为中医皮内针疗法的生理学解释模型之一。下图2甲、乙分别为细针和粗针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电位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皮内针刺入穴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受器产生兴奋直至____产生痛觉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填信号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变。
(2)皮内针的针刺留于相应穴位后,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使其释放缓激肽、组织胺和细胞因子等物质。其中组织胺能增强血管通透性,使血管内渗出物质能进一步刺激____
(3)图2中,细针治疗没有引起动作电位,因为刺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差____。曲线上升到b点过程中主要是____打开,大量内流引起的。
(4)研究表明:针刺后会在脑脊液中产生某些物质,从而引发的镇痛效果,请设计实验来验证镇痛效果是由脑脊液中产生的物质导致。实验材料:若干只健康大鼠,以及各种操作器械材料,实验镇痛效果的检测方法不做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
2023-12-21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