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功能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20661196
当病原体被抗体包被形成的颗粒较大无法被巨噬细胞吞噬时,NK细胞可释放胞毒颗粒裂解病原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由浆细胞或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分泌产生
B.②中抗体与NK细胞的FcR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胞毒颗粒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NK细胞发现识别被抗体包被形成的较大颗粒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A.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2017-07-10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蛋白质分选是指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起始合成部位转运到其发挥功能部位的过程。有两条途径:①共翻译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之后由信号肽(一段氨基酸序列)引导,边合成边转入内质网中,再经一系列加工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②翻译后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线粒体、叶绿体及细胞核,或成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蛋白质分选过程中可能存在多次信息识别和交流的过程
B.以囊泡包裹的蛋白质最终都会被转运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无法确定某种蛋白质的分选是何种途径
D.信号肽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蛋白质的转运方向可能不同
2024-01-14更新 | 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破解了细胞感觉的“门锁”-G蛋白偶联受体的工作原理(当细胞膜受体与激素结合时,会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改变细胞内的新陈代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受体偶联的G蛋白在细胞膜中存在的状态可能是横跨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B.改变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C.温度会影响G蛋白偶联受体与激素结合
D.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的作用,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23-09-11更新 | 2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