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20878729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某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温度分别为10℃,20℃、30℃、40℃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用100mL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1结果可知,酵母菌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___。20℃与30℃两组48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主要原因是培养液中___
(2)10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应采用___的方法进行计数,实际计数时可利用图2所示工具,该工具名称是___,共有___个计数室。
(3)A同学将培养液摇匀后使用上述工具计数时,观察到如图3所示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B同学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不做其他处理,使用同样工具计数,显微观察到某中方格的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如图4。若最终几个样方中平均数与其相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约为___个/mL。该结果___(填“能”或“不能”)直接作为图1作图数据。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原产于我国的斑衣蜡蝉是一种多食性害虫,近几年入侵到美国,由于缺少天敌,它们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然而,科研人员最近监测到斑衣蜡蝉突然大量死亡,研究发现其致死原因是受到了两种北美真菌的感染。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的坐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数量增长的坐标曲线图是根据调查结果建立的_____模型,图中曲线_____符合斑衣蜡蝉入侵到美国初期的增长趋势。
(2)决定斑衣蜡蝉种群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_____;真菌感染属于影响斑衣蜡蝉种群数量的_____(填“密度制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在我国境内,斑衣蜡蝉的种群数量增长符合曲线_____。防治斑衣蜡蝉不能在曲线上的_____(用字母表示)点之后进行,理由是_____
2023-05-22更新 | 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放牧草原,羊草和针茅是优势植被,一定强度的放牧会加速羊草草地(羊草为优势种)向针茅草地转变;亚洲小车蝗是该草原优势种蝗虫,大量繁殖会严重破坏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威胁我国北方生态屏障。
(1)为研究锡林郭勒盟草原亚洲小车蝗虫害情况,可采用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角度分析,亚洲小车蝗属于_____
(2)科研人员为确定草原植被类型与亚洲小车蝗爆发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做了以下的研究。每年7月,将1mx1mx1m无底罩笼固定在已选好的样地(共8处),每处样地设置5个罩笼,每个罩笼内放置20只发育期相同的亚洲小车蝗跳蝻(蝗虫幼虫,无翅),每天定时记录跳蝻的存活数量、发育情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注:发育历期指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如幼虫到成虫)所经历的时间
①实验中设置多处样地、多个罩笼及一定数量跳蝻的目的是 _____ ;收集实验数据后需要计算 _____ 并绘制曲线。
②由图分析亚洲小车蝗在_____(针茅/羊草)草地更容易爆发。请根据图示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题目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请提出预防亚洲小车蝗爆发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以上)。
2021-01-27更新 | 17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过度放牧使锡林郭勒草原牧草的年平均产量下降。为兼顾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选取样地,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1)在所选研究样地的植被中,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植物类群,这些植物的高度各不相同,使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
(2)科研人员根据单位面积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设定放牧强度,连续3年的6~9月份在牧草的生长季进行不同强度放牧,测定得到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禁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
高度平均值(cm)第2年25.7717.5516.6213.72
第3年22.5218.8918.7616.65
多度平均值(个/m2第2年399.33366.33479.67312.33
第3年398.00351.00508.17339.50
盖度平均值(%)第2年60.8368.3351.6749.17
第3年62.5070.8353.3347.50
植物的总物种数第2年33343631
第3年37364128

注:多度代表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①样地内某种植物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_____。若进一步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法进行调查。
②科研人员发现,样地内禾本科牧草植株高度最高、莎草科次之、菊科最矮。随放牧强度增加,牧草平均高度降低,推测牲畜最可能优先采食_____科的牧草。与禁牧组相比,轻度放牧组牧草_____(选填下列字母),轻度放牧组出现盖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
a、多度升高、盖度下降
b、多度下降、盖度升高
(3)在_____放牧条件下,植物的总物种数达到最高,可能的原因是受采食影响,植物的高度和盖度降低,使地表环境中_____等非生物因素发生改变,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
2022-03-18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