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20882390
叶片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叶片中光合产物的运输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科研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光合作用原料来探究柑橘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情况。实验两周后,测得留果处理组(CK组)-2·s-1,去果处理组(FG组)的净光合速率为2.8μmol·m-2·s-1,其余检测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检测指标1为气孔开放程度(单位:mmol·m-2·s-1),检测指标2~4分别为叶、根、果实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该科研人员使用的同位素是___(填“14C”或“18O”)。
(2)若要测量柑橘植株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要测量___,该测量操作需要在___条件下进行。
(3)去果处理导致柑橘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是:①___;②___
(4)研究发现,通过摘除马铃薯植株的花蕾,可以提高10%以上的产量。根据题意并结合植物的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和生殖生长(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的相互进行综合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三叶青具有药用价值,其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不仅表现出各种生理和药理活性,还可以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为探究短时间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对抗氧化能力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开展以下实验。将三叶青苗经UV-B持续辐射12天,每2天测定相关数据,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UV-B持续辐射天数/d024681012
CAT酶活性(mgH2O2/gFW·min)0.0660.0630.0470.0310.0250.0330.035
酚类(mmol/g)48.4630.1028.0723.2725.3826.2426.88
光合速率(g-1/min)4.0663.283.1802.1962.1122.452.651
(1)三叶青______(能\不能)利用中波紫外线进行光合作用,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UV-B辐射会诱导叶绿体形成ROS(活性氧,尤其是H2O2),而ROS会通过脂质氧化而破坏膜功能,三叶青经过UV-B辐射,其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上升、下降、不确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受到破坏,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该阶段主要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ADP+Pi→ATP②NADP++H++e-→NADPH③ATP→ADP+Pi       ④NADPH→NADP++H++e-⑤H2O→O2+H++e-⑥CO2+五碳糖→三碳化合物→三碳糖和五碳糖
(3)植物通过体内的CAT和酚类物质清除ROS来保护光合作用结构。
①在该实验中,光合速率与CAT酶活性变化呈______相关。UV-B持续辐射幼苗叶片的第10天光合速率明显高于第8天,推测UV-B持续辐射抑制CAT酶活性,第10天酚类物质提高了________,降低了_________,减少UV-B对细胞的损伤。
②自然条件下,UV-B持续辐射处理的子代中一个个体的CAT酶活性比对照组高,根本原因是_________。上述结果表明,UV辐射可用于改良作物品质。
(4)高盐和干旱等不良环境下可导致植物细胞中ROS含量_________,原因是ROS促进细胞自噬,分解产生的物质能__________从而减少细胞对环境的依赖。
2024-06-17更新 | 3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绿叶海天牛刚孵化时是无色的,可通过进食把滨海无隔藻的叶绿体整合到自己的细胞中进而转变为绿色,并获得光合作用的能力。其合成有机物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的_________上含有光合色素。若要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可用_____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光电比色法定量测定时应选择_____光。
(2)绿叶海天牛的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叶绿体基质中被____为GAP,此过程需要 NADPH提供__________,生成的GAP的主要去处是_______。若要生成1分子葡萄糖,卡尔文循环中要生成______个GAP。
(3)据图分析,若转运蛋白活性受到抑制,则碳反应的速率会_____
2021-11-29更新 | 14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是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增加水稻的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图甲是水稻叶肉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图乙是将玉米的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在一定温度下测得的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丙是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下测得的温度对上述两种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NADH产生的场所是_____(答出具体部位);NADPH的作用是_____
(2)分析图乙和图丙可知,图乙是在_____℃下测得的结果;如调整温度为25℃,重复图乙相关实验,A点会向_____移动。依据图丙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3)据图分析,转双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_____(填“强光”或“弱光”)环境中。研究者对这两种植株的等质量绿叶片的光合色素提取并分离后,发现两种植株的色素带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测转双基因水稻是通过提高_____(填场所)处的相关反应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
(4)在原种水稻中,与CO2的固定有关的酶是Rubisco酶,从CO2固定有关酶的角度分析,转双基因水稻比原种水稻光合速率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晒田(排水干田)是水稻栽培中的一项技术措施,经过晒田的水稻重新灌水后,稻苗能够吸收到较多的养分,利于形成壮秆大穗,增加产量。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晒田的作用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9-08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