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9 题号:21092144
某研究小组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得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同时在对某淡水养殖湖泊研究后,绘制了该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2和碳循环过程如图3。图3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____,时间点f时,种群数量是否为0?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
(2)在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兴趣小组成员将稀释10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摇匀后从中吸取少量菌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若实验者计数了25个中方格中的5个,共有44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色的有4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密度为________个/mL。
(3)图2中底栖动物和虾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调查发现青鱼、乌鱼的种群数量较少,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有而图2中没有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__(填字母)。图3中,碳元素以CO2形式传递的过程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________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_____法。
(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该实验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原因是_________
(4)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再计数。一个血球计数板有_________个大计数室,使用血球计数板滴加样液时,先盖_________,再在盖玻片边缘__________。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123456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生活状态的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个/mL。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型增长。
2022-04-16更新 | 12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里利用马铃薯培养液、无菌水、酵母菌母液等探究不同温度条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表1是研究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
表1

试管编号

A

B

C

管内溶液

马铃薯培养液/mL

10

10

-

无菌水/mL

-

-

10

酵母菌母液/mL

0.1

0.1

0.1

温度条件

28℃

×

5℃

×

×


(1)该生物研究小组研究课题是: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配制马铃薯培养液和酵母菌母液。
②将若干支试管分成ABC三组并编号,每组8支。先每次用10mL刻度吸管吸取10mL培养液加入A组和B组试管,用另一支10mL刻度吸管吸取___________加入 C组试管。待分装完毕,每支试管加塞后把试管扎成捆。
③用___________灭菌, 避免其他菌污染。
④用灭菌干净的1mL刻度吸管每次吸取0.1mL酵母菌母液,滴加到每支试管中,整个接种操作需在___________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
⑤将A、C试管置于28℃的恒温箱中培养。将B试管置于5℃的恒温箱中培养。
(3)实验数据分析:通过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起始数量,然后每24小时计数一次,得到表2数据。
表2

次数

1

2

3

4

5

6

7

8

时间/h

0

24

48

72

96

120

144

168

A

0.8

5.2

5.6

4.8

0.8

0.4

0.08

B

0.8

1.2

2

2.8

3.2

3.6

3.2

3

C

0.8

0.4

0.1

0

0

0

0

0


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A组第5次取样计数时,将取样的1 mL酵母菌培养液加9 mL无菌水稀释观察,发现计数室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8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____个,与第4次取样相比,第5次取样计数酵母菌数目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将表中数据在下面坐标系中绘制成曲线图___________

(4)与A组相比,B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 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 至少列举出两种)。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20-11-17更新 | 16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受污染的水体中富含有机质和N、P等物质(COD表示有机质相对含量, TN、TP分别表示总氮、总磷的含量)。某课题组探究“不同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处理废水的能力” ,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小球藻对COD的去除能力在_____条件下更强,原因是此条件下小球藻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___
(2)图1和图2中COD、TN, TP均在第一天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种群数量变化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分析图2曲线可推断在_____条件下去除氮、磷效果较好。
(3)对小球藻进行取样计数前,需将培养液_____,样液取出后应立即加入固定液。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2mm* 2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藻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 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mL。血球计数板使用后,正确的清洗方法为_____,清洗后可使用_____检查是否干净。
2019-04-10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