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21291285
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00m2)能量流动部分简图,I、II、III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1.176×106百万千焦
B.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
C.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数量一般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D.如果被重金属污染,图中I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
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021-03-04更新 | 138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课外小组对某地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6年的调查,结果如下。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年份

植物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白杨(株/100

0

1

2

4

8

8

马齿苋(株/

2.0

1.8

1.5

1.1

0.5

0.2

狗尾草(株/

5.3

4.8

4.0

3.1

1.8

1.5

白茅(株/

1.1

1.3

1.7

2.2

3.1

4.8

鼠(只/100

1

2

5

8

12

15

A.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调查所得数据应比实际值偏大
B.调查4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大小应相同
C.6年内,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白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马齿苋和狗尾草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若干年后两种群可能会消亡
2020-02-10更新 | 107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互花米草入侵是当前我国滨海湿地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芦苇是分布于我国滨海湿地的一种本土植物,与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态位。研究人员对东海岸区域的10个湿地进行调查,采集植物和土壤样本并测定相关数据,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花米草与芦苇存在种间竞争,其入侵会导致当地原有植物种类锐减
B.调查每块湿地可采用等距取样法选取3~5个取样点并进行随机取样
C.据实验结果推测,互花米草受盐度波动影响较小是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
D.互花米草与芦苇具有相同的生态位,新物种替代芦苇不影响湿地的稳定性
2022-05-29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