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21552704
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量大、污染物含量较高,直接排放至天然水体易引起富营养化,因此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N、P污染可能导致自然水域蓝藻(蓝细菌)等藻类大量繁殖,由于藻类的________________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藻类生活周期短,藻类大量繁殖后伴随着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鱼虾等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___________调节,最终超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而崩溃。
(2)科研人员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改造,其原理如下图

   

①检测甲液体中氨态氮的浓度,流出口的浓度比流入口明显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细菌代谢类型与绿色植物相同,硝化作用是将转化成,反硝化细菌和乳酸菌代谢类型相同,反硝化作用是将还原成气。依据上述信息分析,去除有机污染物中N的过程,填写下表。(+表示通入,-表示不通入

污水处理装置

通入

接种主要微生物

-

产甲烷杆菌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时,微囊藻等蓝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难被降解的藻毒素,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和人类健康。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湖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者用获得的一株棕鞭毛虫(以浮游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研究其对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解藻毒素的效果:采集表层下40cm的富营养化湖水注入透光透析袋中,添加棕鞭毛虫后放置于原位,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棕鞭毛虫对湖泊群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广阙的草原上,饲养着大量的家畜、它们与章原上其他各种生物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回答下列问题:
(1)某草原上生活着一种薄翅螳螂,该种螳螂的雌体交配后即以雄体为食,雌雄薄翅螳螂之间的这种关系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捕食关系,理由是_____

(2)如图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蒙古兔在一段时间内的种群增长速率(N/t)的变化曲线,在调查时间段内蒙古兔种群数量的增长呈现_____型曲线。若想持续最大量捕获蒙古兔,应使其捕获后种群维持在_____(填“t0”“t1”或“t2”)时的数量。
(3)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一般都遵循着_____(至少答2个)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大力实施“退耕还草”等防治草场沙漠化的措施,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依据生态学原理,这些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的原因是_____。“退耕还草”的演替过程在生态学上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
(4)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昆虫的鸣叫声属于_____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2022-02-02更新 | 10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当地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_______过程中散失,一部分可用于______________
(2)红耳龟的_______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________模型。
(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类别红耳龟乌龟中华花龟中华鳖蛇鳄龟
数目(只)1482084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
(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②红耳龟入侵后,得以迅速繁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023-01-04更新 | 32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研人员调查了我国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研究者将乔木的树龄划分为幼龄林(10 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林和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的植物群落中物种组成与东北的植物群落中物种组成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存在____
(2)研究者采用样方法对乔木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法和____法。
(3)由图1结果可知,10~20年生白桦的数目较少,而 40~50年生白桦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上层林冠茂密,林下____不足,幼龄林难以进入下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____
(4)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型。综合上述分析,____的幼苗耐阴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5)若上述推测成立,则该群落发生了____演替,这种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023-12-27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