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 酶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21690266
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3)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
【知识点】 酶综合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红茶是新鲜茶叶经脱水、揉捻、发酵等工序制成。在处理红茶的过程中,植物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能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生成褐色醌类物质。多酚含量高会使茶鲜度差、味苦,氨基酸含量高可提高茶汤的鲜爽度。为提升茶的品质,科研人员就生物酶对茶叶加工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得出了不同浓度酶制剂、不同揉捻时间对茶汤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未加工之前,茶叶都是绿色的,茶叶需要经揉捻、发酵等工序才变红。据此推测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物质位于细胞的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结构中。揉捻后,还需将茶叶保持在30~40℃发酵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生成更多褐色物质。
(2)在蛋白酶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使用纤维素酶能增加茶汤中氨基酸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绿茶要保持鲜绿,与红茶的制备不同,采摘后的茶叶要先____________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
(4)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酶的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如下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①乙图是为探究不同种类抑制剂对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曲线_______表示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②乙图中曲线________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结合后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这是由于这种抑制剂与酶结合后,___________,所以即使增加底物浓度也不能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023-07-14更新 | 25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1)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1-02-24更新 | 23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 过程)。如图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们所需的纳豆激酶必需通过分离提纯才能获得,下面是分离提纯的步骤,其基本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①层析提纯   ②过滤     ③沉淀     ④破碎细胞   ⑤酶制剂   ⑥冷冻干燥
使酶蛋白沉淀通常采用改变pH或加入_____________
2.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____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K 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4.请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材料,比较NK 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表格空白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供选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蛋清溶液,缓冲液、双缩脲试剂、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表示添加,“-”表示未添加)

加入物质的成分

试管1

试管2

1

A

+

+

2

缓冲液

+

+

3

纳豆激酶(NK)溶液

+

-

4

B

-

+


①表格中A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B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的鉴定所用的观察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2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