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 >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5 题号:21735969
土壤盐渍化导致全球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极大程度限制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我国农学家选育两种大豆新品种,以国际公认的耐盐品种和敏盐品种作为对照材料,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敏盐品种耐盐品种新品种1新品种2
SPAD相对值/%82.07115.94107.3168.69
气孔相对导度/%11.1157.1450.0020.00
胞间CO2相对浓度/%163.3795.2797.0390.92
相对植株干重/%45.6190.3296.4265.67
相对根长/%74.6687.3199.8770.04
注:SPAD相对值为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上述相对值均为150mmol·L-1NaCl溶液胁迫处理的结果。
(1)在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品种与敏盐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光合速率。
①耐盐品种比敏盐品种光反应速率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耐盐品种比敏盐品种的暗反应速率更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对比表中数据可知,新品种1与__________品种的生理特性更接近,新品种2与__________品种的生理特性更接近。(填“耐盐”或“敏盐”)
(3)为获得高产的大豆,由表中的__________(填指标名称)可判断出四个品种中最适合在盐碱地中种植的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水稻占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以上,其一生重要的生长期可分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扬花期(开花授粉期)、灌浆期(种子形成期)和收割期等。某科研小组以杂交水稻品种M的顶叶为研究对象,测得大田环境中各主要生长期顶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分配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长期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叶绿素含量(mg/g*·FW)

干物质分配率(%)

分蘖期

29.69

3.81

65.39

抽穗期

17.40

3.74

24.94

灌浆期

18.65

4.30

14.52

收割期

7.73

1.90

--

(注:FW表示鲜重:干物质分配率表示叶片留存的光合产物占光合产物总积累量的百分比,“--”表示不统计。)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先用95%乙醇等有机溶剂______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再根据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特点,选择在______(A.红光B.蓝紫光C.红光或蓝紫光D.红光和蓝紫光)条件下测得光的吸收率,最后通过计算,用______中含有多少叶绿素来定量表示。
(2)顶叶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的最小光强度称为______。据表分析,分蘖期顶叶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积累的有机物主要用于______;灌浆期顶叶干物质分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该科研小组使用OTC气候室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环境,与大气CO2浓度对照,测得杂交水稻品种M顶叶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每天以光照12小时计算,一天中a、b两点积累的有机物之比为______;该科研小组使用OTC气候箱可模拟因大气CO2浓度上升导致______,进而对农业生产能力可能带来的影响。
(4)综上分析,以下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提高水稻光合速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______(A.苗期合理密植B.定期施用农家肥C.扬花期施用生长素D.一年种植两季或三季)。
2023-03-24更新 | 643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Ⅲ的色素名称是_____,若缺少该色素,则植株对_____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2)将提取到的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气含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设计实验所测得的相关数据(温度和CO2浓度等条件均适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klx)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光照强度(klx)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值时CO2吸收量
mg/(100cm2•h)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h)
甲植物13126
乙植物393014

①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呼吸作用速率,若将甲植物从光照强度为lklx的环境中移至光照强度为3klx的环境中,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CO2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乙两植物固定CO2速率的差为_____mg/(100cm2•h)。
2017-04-15更新 | 56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科研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可生产出O2和乙酸盐。硅纳米线阵列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利用光生成电子传递给负载在纳米线上的细菌,作为细菌固定、还原CO2的能量来源。该系统的光能转化效率超过了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效率,极大地助推了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光合系统的硅纳米线(阵列)相当于绿色植物的_______(答一种物质),该物质在叶绿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有些光合细菌光反应的底物是H2O,而有的却是H2S,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细菌光反应的底物应该是H2O,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若要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研究。
(3)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效率高于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从对光能的利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该人工光合系统中将热醋穆尔氏菌和Au纳米团簇结合形成Au-细菌进行CO2的固定、还原,过程如图2所示。已知WLP通路是一种古老的碳固定通路,是Au纳米团簇。该细菌中的生命活动相当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过程,该细菌相当于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填具体场所)。
2024-04-23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