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755989
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中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6到8月份两岛上有黄鼠狼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社鼠和黄鼠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乙岛某 公顷范围内社鼠的种群数量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39 只鼠,第二次捕获125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48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10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________只/公顷(保留整数)。
(2)决定甲、 乙两岛上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甲岛社鼠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月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岛社鼠种群数量下降速率最快的月份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如图是乙岛社鼠和黄鼠狼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
   
黄鼠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黄鼠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两空均用图中字母表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学家推测动物可能会根据不同条件,对食物和生存风险二者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栖息地,为此科研人员对黄石公园北部加拿大马鹿的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
(1)在黄石公园北部生活的所有加拿大马鹿称为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加拿大马鹿属于_____
(2)在黄石公园内,加拿大马鹿的天敌主要有两种——狼和美洲狮。狼主要栖息于树木很少或没有树木覆盖的地方,通常在白天捕食;美洲狮栖息在森林地带,通常在夜间进行捕食,如图1。

①加拿大马鹿在一昼夜内对栖息地的选择策略为_____,体现其对生存环境的_____
②据图2可知,加拿大马鹿最倾向于选择在_____(填“低等开阔地”、“中等开阔地”、“开阔地”)环境中生存。
(3)为明确加拿大马鹿种群密度和栖息地选择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为期40年的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据图3可知,随种群密度的增大,加拿大马鹿对栖息地选择策略的变化为_____
(4)解释低种群密度高种群密度时加拿大马鹿生存选择策略有利于种群繁衍的原因。_____
2023-04-16更新 | 43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研人员将一片土地一分为二,甲组种植单一品种茶树,乙组种植多品种茶树,种植密度与甲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生态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茶园中出现某种茶园害虫,蜘蛛是该茶园害虫的重要天敌,如果引入蜘蛛一段时间后茶园害虫的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天敌引起的害虫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
(2)该害虫对乙组茶园造成的不利影响低于甲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跟踪调查发现,两组茶园冬季土壤落叶层较厚,而夏季落叶层变薄,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2018-05-10更新 | 21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回答下列与种群密度和种群其他数量特征有关的问题:
(1)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能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但原理有所差异,请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龄化社会意味着人口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一定会减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在森林里采伐林木、建设铁路等,使该地区东北豹几近消失,随后全面禁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的实施又使该地区东北豹的种群密度增加。请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20更新 | 3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