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35 题号:21863169
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正常肢(D)和短肢(d)、长触角(A)和短触角(a)、长翅(E)和残翅(e)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控制触角长度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者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组别

P

F1

实验一

正常肢(♀)×短肢(♂)

正常肢:短肢=1:1

实验二

长触角长翅(♀)×长触角残翅(♂)

长触角长翅(♀):长触角残翅(♀):长触角长翅(♂):长触角残翅(♂)=2:2:1:1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亲本正常肢(♀)为____(填“杂合子”或“纯合子”)。为了探究控制肢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可取F1正常肢雄虫和短肢雌虫杂交,若子代____,则控制肢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可判断控制肢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也可取F1____雄虫和____雌虫杂交,若子代只有雄性出现短肢,则控制肢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实验二中,只考虑触角的长短,F1的表型及比例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写出实验二遗传图解(只考虑触角的长短)。____
(3)通过实验二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让实验二F1的长触角长翅(♀)与长触角残翅(♂)随机交配,写出F2的表型及比例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1】野生型果蝇中有两种突变型果蝇,果蝇甲和果蝇乙,果蝇甲的杂交实验及电泳结果见图1,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果蝇乙的杂交实验及电泳结果见图2,相关基因用B或b表示,实验前互不带有对方的突变基因。B或b既可以存在于长片段中,也可以存在于短片段中。不考虑XY同源区段和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体乙的遗传方式为_____,图2中①的基因型是_____,若④与Bb杂交,子代bb的概率为_____
(2)从基因突变的角度分析,图1电泳图中3号果蝇只有一个条带的原因_____
(3)雄果蝇甲与雌果蝇乙杂交,得到的F1再互相交配,F2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没有基因突变及互换发生)。F1的基因型为_____。研究人员发现F2的个体中存在致死现象,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请以雄果蝇甲为材料,选取F2中的雌果蝇与之杂交,探究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预计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
2023-05-28更新 | 48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困难 (0.15)
【推荐2】Ⅰ:黄瓜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果皮与果肉颜色是商品品质的重要特征。科学家进行了以下研究:
(1)为研究黄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杂交实验如图1,图2为黄瓜果皮叶绿素的代谢途径,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为研究黄瓜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选择突变体丙进行了图3所示的杂交实验。

①丙多代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以果肉绿色的野生型和果肉白绿色突变体丙3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表型均为野生型。F1个体全部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说明果肉颜色(绿色和白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WG/wg)控制。
(3)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取F2中白绿色和绿色个体各20株,提取DNA,表型一致的DNA作混合样本,用不同的SSR引物扩增不同样本的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图4.

①为了一次性扩增出条带,加入一个PCR管的多对SSR引物扩增应满足___________
A.每对引物扩增的产物长度不同
B.每对引物扩增的产物长度相同
C.所有上下游引物不能碱基互补配对
D.所有引物的长度必须相同
②根据电泳结果推测wg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Ⅱ.某种小麦的雄性不育由核基因M控制,其整个花药在发育早期停止发育进程,因此其雄性不育比较彻底。研究发现所有的雄性不育植株都特异性地携带了TRIM序列,且M及其等位基因的编码区相同;为研究该序列与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在野生型小麦中获得了M等位基因的启动子并利用Ti质粒构建表达载体,表达载体T-DNA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GFP表达后会发出绿色荧光。将不同表达载体转入幼胚获得转基因小麦,分别对核不育小麦、野生型小麦及转基因小麦的表型和M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部分结果如表:

组别

实验材料

载体组成I、Ⅱ

植株表型

M基因表达情况

第一组

核不育小表

雄性不育

eg

第二组

野生型小麦

可育

fg

第三组

野生型小麦

ad

死亡


第四组

野生型小麦

①____

②____

eg

注:a.通用的强启动子b.M等位基因启动子c.插入TRIM序列的M等位基因启动子d.M编码区e.仅在花药发育早期表达f.在花药发育各时期均不表达g.在根、茎、叶、雌蕊中均不表达
(4)表中①处应分别选择_____________(填表注中字母序号),②处植株表型是____________,结果发现在存活的转基因小麦花药中均能检测到绿色荧光。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导致雄性不育的原因是:____
(5)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将bd导入野生型小麦的实验组,理由是: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13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 (0.15)
【推荐3】某研究小组在野外发现五株雌雄异株的某二倍体植物,其中两株开白花,三株开粉花,现利用这五株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杂交组合

亲本

F1

雌株

雄株

雌株

雄株

白花宽叶

白花窄叶

6红花宽叶 25白花宽叶

2粉花宽叶

6红花宽叶   25白花宽叶

2粉花宽叶     6红花窄叶

24白花窄叶   2粉花窄叶

粉花宽叶

粉花窄叶

31粉花宽叶

29粉花宽叶 10粉花窄叶


(注: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Bb……表示,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用Gg、Hh……表示,无X染色体的个体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1)该植物的叶形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花色由____对基因控制。
(2)组合二中的亲本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
(3)利用现有植株,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窄叶雌株。
(4)利用现有红花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的可育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5)取组合一的F1中白花植株随机交配, F2中白花植株有____种基因型(只考虑花色性状)。F2中红花宽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
2020-04-19更新 | 3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