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细胞工程 > 动物细胞的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8 题号:21863627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来克隆高产奶牛的大致流程如下图,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应选用处于________的卵母细胞,采用显微操作法去“核”,其实是去除________。在过程②③中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重构细胞经分裂、发育至________时期,可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中。移植之前,需要对受体母牛进行________处理。若要获得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多只犊牛,可对重构胚进行________,再进行移植。犊牛的表型不完全与高产奶牛一致,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点)。
(3)科研人员为确定Kdm4d的mRNA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A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重构胚,B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注入了Kdm4d的mRNA的重构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dm4d的mRNA的作用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北方白犀牛曾经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等地,但由于猖獗的盗猎和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它们的数量不断减少。2018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该物种仅剩下两头雌性;在此之前,研究人员设法保存了北方白犀牛的精子。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快速繁殖北方白犀牛,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手段。具体的步骤是:首先对这两头雌性白犀牛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第二步:获得的卵母细胞培养到一定时期后与经过______________的白犀牛的精子在体外的受精液中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
(2)将受精卵培养在营养全面、温度适宜、pH和渗透压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的环境和气体环境;把受精卵一般培养到______________胚,然后移植到______________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这样繁殖的牛就是试管牛。
(3)若北方白犀牛的精子没有保存,为了繁衍该白犀牛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手段,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从雌性白犀牛体内取出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再取出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MII期通过显微操作去核,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法使两细胞融合,让细胞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该胚具有发育成______________的能力:再将该胚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培养出的牛叫克隆牛。
(4)试管牛和克隆牛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17更新 | 34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曲线(甲)及细胞变化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____点以后表示细胞的传代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如图乙___(填序号)所示的_______________现象,在进行B至C过程培养前,需要用________处理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一般传至_________代以内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3)为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将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以此获取_______,同时将该细胞与图乙____(填序号)所示的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筛选能够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用_________培养基来达到目的。
2020-02-06更新 | 19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97年,科学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2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又陆续克隆出了许多其他哺乳动物,如猪、牛、羊、猫、狗等。事实上,这期间也有很多学者曾尝试克隆与人类更加接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1999年,俄勒冈国立灵长类研究中心在一个恒河猴胚胎发育到8细胞时,人为地将其分为2个4细胞的胚胎,再经移植分别发育,最后成功克隆出一只恒河猴。该方法并非使用常规的动物克隆技术进行,因此无论从科学意义还是实用性上,都比较受限。除此之外,多名科学家尝试用通常的方法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但是均未成功。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某些环境因素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却会引起基因序列等的特定化学修饰,即表观修饰,进而影响基因表达。有科学家发现,高度分化的细胞核很难表现出全能性的本质在于其表观修饰。DNA甲基化是重要的修饰途径。如果在克隆的过程中加入去甲基化酶Kdm4d,就可以“擦掉”体细胞核基因的一些关键的表观遗传修饰,让体细胞核重新表现出全能性。
中国科学家发现在细胞核转移后,向融合细胞中注入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去除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并用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TSA处理细胞时,能极大地改进滋养体发育和在代孕母猴中成功怀孕的比例,并运用该方法技巧对一只雌性猕猴的胚胎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请根据上述资料和下面的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克隆“多莉”羊及猪、牛等其他哺乳动物,使用的最核心技术是___________,这些动物的克隆成功,说明___________
(2)俄勒冈国立灵长类研究中心克隆恒河猴时采用的方法与克隆“多莉”的方法明显不同克隆恒河猴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填技术名称)。研究发现,受精卵在分裂和分化过程中,碱基序列并不改变,但高度分化的细胞核很难表现出全能性,其本质在于___________
(3)过程①是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要的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_。过程③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在③之前,科学家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对胎猴的体细胞进行了短暂处理,在此过程中,灭活的仙台病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图中向融合细胞中注入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目的是___________重构胚,使其完成___________和发育进程。
(5)在进行⑤之前,为提高成功率,应对代孕母猴C进行___________处理。获得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性别___________(都是雌性、都是雄性、雌性和雄性、雌性或雄性)
2021-05-24更新 | 2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