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1 题号:21887498
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极高,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称,研究人员绘制了某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珊瑚礁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骨骼组成的。珊瑚虫体内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除了从共生的虫黄藻处获取营养和能量外,珊瑚虫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则珊瑚共生体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该珊瑚礁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能量除来自生产者外,还有部分来自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都占据较为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珊瑚礁生态系统不仅是重要的渔业产区,还可以保护海岸线免受强风巨浪的侵蚀,这些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4)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加深,大型海藻覆盖率呈上升趋势。据此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南方地区推广的稻蟹共生系统是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具体来说是在稻田中引入螃蟹种群后形成的以蟹、稻为主导的复合农田生态系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中华绒螯蟹是杂食性动物,喜食水生杂草、昆虫、鱼等,对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很爱食。中华绒螯蟹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为____。不确定中华绒螯蟹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池塘中华绒螯蟹____的生物积累量。
(2)实验塘于6月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结果如下: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生物量t·Km-2·a-1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

8674.90

25123.66

水生杂草生物量占比

7.91%

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

0.27%

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

0.20%

其他

59.56%

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

32.26%

35.18%

①加入中华绒螯蟹____(“能”、“不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
②请从种间关系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引入中华绒螯蟹后,水稻生物量占比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每个角度至少答出一点)。
(3)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A的能量直接流到C的比例由1/3调整为1/2,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C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倍。

(4)为提高中华绒螯蟹的产量,养殖人员往往会投放玉米碎屑等饵料,未被食用的饵料会随定期排放的废水进入周围水体,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应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
2024-03-11更新 | 5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西双版纳地区共有228-279头亚洲象,但它们分部于5个互不相连通的地区。2021年,栖居在我国西双版纳的一群亚洲象有过一段北迁的历程。时隔一年多的2022年12月,又有一群亚洲象开启了新的旅程,沿途穿越了森林及农田等一系列生态系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亚洲象北迁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群落,_____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亚洲象经过一片玉米地,采食了部分玉米,对该农田群落结构而言,最易改变的是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这块经亚洲象采食的玉米地,若退耕后自然演替成森林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__演替。
(3)与森林相比,玉米地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原因是_________
(4)亚洲象常年的栖息地热带雨林,植物生长茂盛,凋落物多,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与北方苔原相比,热带雨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5)目前亚洲象的栖息地之间处于隔离状态,为了防止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使象群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建立_________是有效的恢复亚洲象种群的措施。在恢复亚洲象栖息地的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问题,从上述的角度看,该过程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2023-05-14更新 | 2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果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果园生态系统的问题:
(1)果园生态系统中,果树害虫与其天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2)天敌控制果树害虫与喷施农药相比,其优点包括能够更有效控制害虫数量,作用时间也更为________,并且能够减少_________________
(3)某果园中,有一条食物链为:柑橘(W1)→蚜虫(W2)→七星瓢虫(W3),括号内为该生物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l/10W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践表明,在果园种草,可以大大降低害虫对果园的破坏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措施使果园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