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7 题号:22035857
某夫妇二人表型均正常,但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分析如图所示。且母亲是13/21号染色体的罗伯逊型易位携带者(罗伯逊型易位是一种染色体易位,涉及两个长臂的融合和两个短臂的丢失。罗伯逊型易位携带者的染色体遗传时遵循正常行为规律,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罗伯逊型易位可能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但不会改变基因排序
B.该母亲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C.该夫妇再次生育,子代表型正常的概率为1/6
D.该母亲怀孕期间可通过羊水检测诊断胎儿是否为罗伯逊型易位携带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2017-10-14更新 | 14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可将小鼠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的精母细胞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等时期。雄性小鼠出生第10天可开启减数分裂,为研究基因M对减数分裂的作用,研究人员将出生后第10~~18天小鼠的睾丸制作切片并染色,观察野生小鼠(WT)与M基因敲除小鼠(KO)的生精小管横切结构,显微图片如图1所示,图1中着色较深的细胞是发育早期的精母细胞,白色区域为空泡。图2为第18天WT组和KO组小鼠睾丸中早期精母细胞各期比例。图3为研究人员利用电泳技术检测了WT和KO睾丸中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图1、图2、图3的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图1中在第13天两组的生精小管中可能出现了染色质浓缩的早期精母细胞
B.图1中第18天KO组白色区域的空泡是基因M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结果
C.根据图1和图2的结果,基因M缺失使减数分裂被阻滞于减数分裂I细线期
D.根据图3的电泳结果,推测与基因M发挥作用有关的基因是基因R和基因E
2022-11-04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同学在观察某个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各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图中①②③④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图中①③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C.图中②与④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D.图中①②③④细胞所含核DNA分子总数相同
2021-07-24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