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22191675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有许多,如: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去除取样法、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粪便特征分析等。回答下列问题:
(1)标记重捕法适用于___________的动物,用不同网眼大小的渔网进行初捕和重捕,假设每条鱼捕获的概率相等,且重捕与初捕的概率相等,在以下表格的情况中,估算出的鱼种群数量与实际种群数量相比会如何变化。
初捕用大网眼渔网重捕用大网眼渔网初捕用小网眼渔网重捕用小网眼渔网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注:填“偏大”“偏小”或“接近”。
(2)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在用血细胞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计数室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个,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
(4)去除取样法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中,随着连续地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通过减少种群的数量,来估计种群的大小。假定种群的数量是稳定的,每一动物的受捕率不变,对动物进行随机取样捕获,并去除,连续捕获若干次,种群因被捕获而减少,则逐日捕获的个体数与捕获积累数呈线性关系,回归线与X轴相交点即为种群的大小。假如在某田块(120m2)连续捕虫若干次,由此估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___________只/m2。注:根据统计数据构建的数学模型是y=-0.25x+90,其中y表示每次捕获数,x表示捕获累积数。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研究表明,适当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饲料投放量,均可使池塘中鱼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起点之一是浮游植物,________生态系统通常也以该种食物链为主。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除了流向浮游动物和鲢鱼,剩余部分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__。图中属于次级生产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鳙鱼、鲢鱼、鲤鱼。
(2)鱼塘中的生物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可用__________方法调查不同鱼类的种群密度,为捕鱼时间提供依据。
(3)研究发现,鱼塘浮游植物对光能利用率较低,但向鱼塘水体施加氮肥后,其光能利用率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无机氮有利于__________,且提高了浮游植物繁殖速率。在池塘中混养不同习性的鱼类可提高鱼产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2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2】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400m2,理由是_____。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
(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_______(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
(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
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
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
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
2023-06-21更新 | 362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物种多度可以用各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的比率来表示。为探究不同载畜率与荒漠草原群落中优势种数量变化的关系,某研究小组以三种绿色草本植物(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放牧(HG)四组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的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分析载畜率对该群落的影响可知,HG时仍能保持优势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样方法调查短花针茅的种群密度时,为提高调查的准确度,选取样方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随着载畜率增加,由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在受家畜采食和践踏作用时,植物往往会通过降低株高、缩小株幅应对逆境,例如冷蒿会以匍匐地面的方式降低株高以躲避家畜采食。请分析冷蒿物种多度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
2021-11-19更新 | 6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