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2875568
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实验过程如图1、2所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流程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图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遵循了“______________原理”
(2)图3中,要获得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由图3放射性可知,用__________________(填32P或者35S)标记的物质是噬菌体的___________
(3)图3实验过程,在不同保温时间破碎细菌细胞检测DNA条带在试管中的分布,结果如图4:按破碎细胞时间先后排序,检测DNA条带在试管中的分布结果的排序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从1865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这几十年间,人类对遗传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研究它③们的遗传功能时,发生了争议。艾弗里首次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图1实验挑战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该实验利用了_____(填“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了图1中的_____(填图1中的序号)物质。

(2)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两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以及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若实验结果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则可推测曲线甲代表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性情况。图2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该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否则细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
(3)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共同揭示了“DNA的优美螺旋”,该结构C、G含量所占比例越_______(填“高”或“低”),DNA分子结构越稳定。
2024-05-18更新 | 4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
(3)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N15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N14的DNA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4)若通过DNA复制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5)若人组织中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
2018-10-11更新 | 5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在探索本质的历程中,几个经典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以下是某同学总结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步骤。
①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②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使噬菌体被标记→③把上述被标记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④经过短时间保温后进行离心→⑤分别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1)上述步骤存在两处错误,请改正。
第一处:_____
第二处:_____
(2)该实验如果保温时间过长,32P标记噬菌体的一组上清液的放射性会_____,沉淀物的放射性会_____
(3)两位科学家进行实验时,搅拌不同时间分别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结果如下表。

搅拌持续时间(min)

1

2

3

4

5

上清液35S所占比例(%)

50

70

75

80

80

上清液32P所占比例(%)

21

25

28

30

30

被侵染细菌成活率(%)

100

100

100

100

100

搅拌5min时,被侵染的大肠杆菌成活率为100%,细菌没有被裂解,而上清液中仍有32P放射性出现,说明_____
(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应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某生物活动小组借鉴该实验来探究H9N6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对该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将答案填在方案后的横线上)。
材料用具
显微注射器,H9N6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活鸡胚细胞,DNA酶,RNA酶,生理盐水等。
方法步骤
(4)取三支相同的试管a、b、c,分别加入等量的病毒核酸提取液,然后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酶、RNA酶,在c试管中加入_____。取等量的活鸡胚细胞分成甲、乙、丙三组。用显微注射器分别把第1步处理过的a、b、c三支试管中的核酸提取液等量注入甲、乙、丙三组的活鸡胚细胞中。
(5)把三组活鸡胚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抽样检测细胞中是否有病毒产生。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
_____
③若甲、乙、丙三组均有病毒产生,则说明该病毒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三)肺炎链球菌分为S型菌和R型菌,加热灭活的S型菌会遗留下完整的细菌DNA的各个片段。下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艾弗里等人选用肺炎链球菌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有_____,在该实验中控制自变量采用的实验原理是_____
(7)据图推测S基因的作用是_____,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有_____(答出2点)。
(8)已知S型菌分为SI、SII、SIII类型,R型菌分为RI、RII、RIII类型。R型菌可接受不同S型菌的S基因并转化成相应的S型菌;R型菌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现有SI、RI、RII三种类型的肺炎链球菌,从中选择合适的肺炎链球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细菌类型,探究R型菌是发生了转化还是发生了回复突变。
实验思路: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则说明只发生了转化;
_____则说明只发生了回复突变;
_____则说明发生了转化和回复突变。
2023-10-20更新 | 4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