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22897971
氮、磷等元素大量进入缓流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等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等。回答下列问题:
(1)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缓流水体会导致缓流水体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2)科研人员在近5年内,对连云港四个水库中的多个取样点各开展了60余次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进行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纵轴表示各水库监测数据中不同营养化程度出现的频率(中营养化、轻度富营养化、中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含量依次升高)。由图可知,________水库营养化程度整体较高。

(3)图2为水体营养化程度对不同藻类数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桅杆藻是滤食性鱼类(如白鲢)的优良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毒素污染水体。
①由图2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白鲢养殖最有益的部分。
②欲调查白鲢种群密度,可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可能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将某湖水样品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图示为一个中方格,假设所有中方格内结果相同),则估算该湖水样品中微囊藻的种群密度是____个/mL。

(4)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食物链“草→草食性鱼”,放养的草食性鱼会使藻类在与水草的竞争中更容易取得优势,并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为实现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控制草食性鱼类投放量的同时,还可增加______鱼类的投放量。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生物圈的碳循环,A、B、C、D表示生物,X代表一种气体,①~⑨表示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圈中,A、B、C、D共同形成了________,B是_________
(2)过程⑧是指_______作用,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循环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3)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B代表一个种群,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捕获80个,做上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12个,其中有标记的2个,如果该种群每个个体平均体重4 kg,则最少有A为___________kg方能维持生态平衡。
(5)如果该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能量输入长期大于输出,你认为②、③所示的过程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如果将图中C所代表的生物全部迁出,则B所代表的生物种类数将___________
2020-05-04更新 | 9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甲表示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下图乙表示中华蟾蜍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分析,青城山中华蟾蜍年龄组成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乙分析,在a~c时间内,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若在某个时间,蟾蜍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该数值在乙图中对应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在b时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青城山中华蟾蜍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30只中华蟾蜍,其中有标记的中华蟾蜍有10只,在该调查范围内中华蟾蜍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只。若现在需研究调查乙地土壤中种群的密度采用___________法。
2022-01-15更新 | 7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r对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形增长曲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数量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该数量称为______
(2)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用标记重捕法得到的结果是M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某干旱地区由于环境变化导致降水增加,鼠的种群密度明显升高,导致该鼠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若鼠的数量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出现该增长趋势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023-08-30更新 | 2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