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2925300
1928年,格里菲思以肺炎链球菌、小鼠为材料设计了四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S型细菌有致病性的机理:_____
(2)若将第四组分离出来的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可观察到的菌落形态为_____
(3)从物质活性的角度分析,加热能杀死S型细菌,但仍能保留其转化能力的原因是:_____
(4)第四组小鼠体内R型细菌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在下图中绘出S型细菌含量变化曲线:_____

(5)格里菲思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推断:_____
但对上述实验结果,有科学家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R型菌以某种方式使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请帮助格里菲思设计实验排除该观点(写出简要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去感染小鼠,过程如图所示。从第一、二、三组的对照实验可知:只有S型活细菌才能使小鼠死亡,在本实验中若第四组为实验组,则对照组是第一组和第______________组。
(2)1944年,艾弗里等人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控制自变量,通过一系列严密的科学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 分子的立体结构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
2020-05-02更新 | 2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推测,科学家们找到了很多直接或者间接证据,并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提出了科学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到的细菌是________
(2)艾弗里完成体外转化实验后,有学者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利用S型肺炎链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推翻该观点:R型菌+_____(填“抗青霉素的S型DNA”或“普通S型DNA”)+青霉素→若出现________,则DNA有遗传作用。
(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不用同位素14C和18O标记的原因是________
(4)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测定发现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保温培养时间过短_______,也可能是因为保温培养时间过长,_______。(从下列A、B中选填)
A.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
B.有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
2023-05-06更新 | 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以下是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请依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I.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
A.R型(无荚膜无毒菌)小鼠→不死亡
B.S型(有荚膜有毒菌)小鼠→死亡
C.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
D.活R型细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
(1)第四组实验的结果是小鼠_________,从上述实验可以推断,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可能含有______
(2)肺炎链球菌属于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
II.艾弗里及同事的部分实验过程:

(3)该实验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______(填“加法”或“减法”)原理。
(4)该实验的结果1是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结果2是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0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