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3 题号:4143013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试图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设计以下实验:
1.选择生长旺盛的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用移液器吸取设定的接种量(0.5mL、1.00mL、1.5mL) ,分别接种入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培养基。振荡摇匀,吸取酵母菌悬液观察计数作为初始值。将接种后的锥形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中,28℃恒温培养。
2.将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振荡摇匀,用吸管每隔2h取样1次,共取5 次。
3.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制作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然后换成高倍镜观察计数。
4.记录测量结果,绘制相关曲线,结果如下图

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果要分析:___________培养液中___________的浓度。
(2)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先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1小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___
(3)若本实验使用的计数板规格如右图,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计数。
在实验中,最初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酵母菌总数为零,这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装片清洗干净,重新制备装片进行计数
B.将样液稀释后重新进行制备装片并计数
C.寻找有酵母菌的中方格,然后取其平均值计数
D.直接统计中间整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4)分析实验数据图,可以发现条件为____________时测得种群密度最高,此时的酵母菌培养液不适合用来制作固定化酵母,原因是___________。适合制作固定化酵母的酵母菌培养液条件为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学生观察到某一地里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有食草昆虫、蜘蛛、田鼠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他们决定以此为对象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甘蔗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对农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甘蔗地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____________
(2)该甘蔗地中,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自养生物是____________。要统计地里田鼠的数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研究中发现,及时中耕锄掉茅草,甘蔗生长良好,否则茅草生长旺盛。关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茅草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甘蔗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甘蔗与茅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材料用具:茅草幼苗、甘蔗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方法步骤:①将茅草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甘蔗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B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同学们要得出“茅草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甘蔗苗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4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白桦是一种喜阳、耐寒的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山区。为研究白桦的生长状况,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
(1)研究者采用______法进行调查,并对乔木进行尺检,测定______等特征,据此对乔木的树龄进行划分,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林和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
(2)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下图。

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_______,导致_______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型。
综合上述分析,______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2019-02-18更新 | 18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1是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_______模型,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_____(填“理想”或“现实”)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的,称为__________型曲线增长。在自然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________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按B曲线方式增长,称为__________型曲线增长
(2)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b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__
(3)图1中按B曲线方式增长,种群数量在达到K值后维持相对稳定,K值称为___________。种群数量在__________时该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当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表示该种群出生率_____死亡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调查4km2区域中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估算种群数量。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__________只/km2
2023-08-22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