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4288942
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方向上。该结构主要由于地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如果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江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河口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生生态系统之一,在连接着陆地和海洋的结构和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海海域某河口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图3-1所示。

   

(1)图中,从营养结构分析,银鲳最高属于第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营养级。
①二                    ②三                    ③四                    ④五
(2)海洋碎屑包括海洋动物的粪便、陆地河流流入的颗粒物以及海洋生物尸体的分解物等,因此从成分上看头足类(如乌贼、章鱼)属于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消费者                    ②生产者                    ③分解者
(3)对上述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有____。
A.图包含该河口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
B.浮游动物和头足类的食物相同
C.银鲳和蟹类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D.银鲳和蟹类存在双向的信息传递

(4)下表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情况(表中数值代表能量,单位为×105kJ)。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尸体残骸流入分解者

未利用

第二营养级

1100

300

500

第三营养级

120

170

90

10

表中①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藻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取藻细胞样液1mL稀释100倍后,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规格为1mm×1mm×0.1mm,共16个中格)计数,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5)指出上述图操作步骤中的错误________
(6)图为正确操作后显微镜下藻细胞的分布情况,则估算1mL培养液中该藻细胞的总数为 个。

A.1.92×108B.1.44×107C.1.92×107D.1.44×108

海洋石油污染是一种世界性的海洋污染,石油污染物不仅会干扰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行为,且大部分生物难以降解。
(7)研究表明,石油污染物能抑制某种贝类雌性激素的合成。请预测石油污染海域该种贝类种群年龄结构将变为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稳定型                    ②增长型                    ③衰退型                    ④不确定
(8)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科学家正在研究通过生物修复的途径降低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下列关于该项方法在河口生态系统运用合理的是_____。
A.利用可降解石油的微生物清理海洋石油污染物
B.种植对石油污染物具强耐受性的植物吸收该污染物
C.烧掉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染
D.利用吸附剂把石油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
2024-03-14更新 | 29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种食草动物侵入某草原生态系统后 ,该动物专以草原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甲为食物 ,如图为 60年间两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是指 _______________。若要研究某种群的生态位 ,需要研究其_________________等 ,因此 ,据题干及图中信息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种食草动物的生态位。
(2)从图示可看出 ,20年后 ,两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出同步周期性 变化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据图示信息判断 ,你认为 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想办法将该入侵食草动物从该 草原中清除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023-01-22更新 | 13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一场历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请回答:
(1)研究者对草原上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实验发现,当雏蝗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能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蝗虫肠道细菌产生的愈创木酚等物质可使蝗虫群体保持群聚状态不分散,以此推测愈创木酚属于_______________信息。
(3)我国治蝗专家马世骏院士经多年的研究,采取修筑堤坝、控制水位等措施,降低蝗虫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从而控制蝗虫的_______________,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2020-06-24更新 | 4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