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8 题号:4813270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1表示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结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______________kg。
(5)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6)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风景优美的西湖如今也受到了因水体污染导致的“富营养化”困扰,于是科研人员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在此进行了生态修复工程。

(1)西湖中的植物包括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体现出西湖群落中植物的___结构。整个西湖属于一个___,在受到轻微污染时,它可以通过__来抵抗外界污染,维持稳态。
(2)研究者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西湖不同“实验区”进行种植实验,并测定了各区域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结果主要说明:______
②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代表浮游藻类(单细胞藻类和蓝藻)的数量。由图2可推测两种植物可能对“水华”的暴发起到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请结合图1以及植物代谢和“水华”的相关知识说出作出该推测的理由(写出两点即可)。_____
③根据图1、图2实验结果,有研究者利用两种植物对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污染的西湖的某些区域进行了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后,经检测发现该水体中___,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证明这些区域“富营养化”得到了明显缓解。
(3)由上述种植菹草和苦草,使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的含量均下降等信息可知,为防止北运河水质“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可提出的防控措施有:____
2023-06-14更新 | 7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几乎绝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l)调查稻田群落中某种蛙的密度,常采用____法。
(2)稻田中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原因是____
(3)与30年前相比,该稻田生态系统由于____,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更____
(4)现在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立"稻一萍一鱼”生态农业,稻株为浮萍、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鱼取食稻的基部枯黄叶片、杂草、昆虫等天然饵料,鱼的粪便肥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同时由于鱼的游动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①此生态农业实现了____的目的。
②某研究小组对生态农业中鲤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鲤鱼同化的能量是____KJ/cm2.a.
2019-03-09更新 | 15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水生植物种类

漂浮植物

浮叶植物

沉水植物

湖泊采样区域

紫背浮萍

水鳖

荇菜

金鱼藻

穗花狐尾藻

苦草

马来眼子菜

轮叶黑藻

伊乐藻

养殖区1

+

+

++

++

++

养殖区2

+

+

++

++

++

航道区1

++

+

++

+

+

+

航道区2

+

+

+

+

++

++

+

+


注:“+”代表生物个体数量的相对值,“+”越多,生物个体数量越多,空白则代表此区域没有该生物存在。
(1)调查湖泊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______________,使水质净化。
(3)该水域中漂浮植物与浮叶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养殖区和航道区之间物种的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4)若该湖泊干涸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其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从湖泊到沼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最终到森林。从湖泊干涸时的裸底阶段开始的演替类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28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