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质 >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0 题号:6245605
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合成后进入内质网通过_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共穿过_________层膜。
(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
(4)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_________(填序号)发挥作用。
(5)细胞核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植物研究所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物种,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1中细胞膜上具识别功能的物质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将该植物的正常活细胞浸在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中,图中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该细胞中磷脂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从功能的角度分析,C与E紧密相依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3)G与该植物细胞壁成分的形成直接或间接有关,G中合成果胶等非纤维素多糖,而纤维素合成过程是在细胞膜上完成的,请推断纤维素的合成与G的关系:_____________
(4)有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好氧性细菌: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好氧细菌可从宿主处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好氧细菌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的能量),最终逐渐进化为现在的线粒体。据此分析,图1中E和A中DNA的存在形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5)将完整的离体线粒体放在缓冲液中,按图2所示,分别加入物质x、y、z。已知寡霉素可以抑制ATP合成酶的作用,琥珀酸是可以被氧化分解的物质,DNP(一种化学物质)可降低进入线粒体内的[H]的含量。分析可知,物质x是_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_,②阶段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2021-10-21更新 | 218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仅广泛存在于空气中,也是所有生物细胞代谢的产物,生物体内检测到的甲醛称为“内源甲醛”。内源甲醛在神经细胞内的过度积累,会抑制细胞的活力,使之萎缩变圆,进而造成神经细胞不断损害和丢失,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AD)。
(1)为检测甲醛在细胞中的分布,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采用甲醛荧光探针(红色)分别检测细胞中溶酶体和线粒体(均用绿色荧光标记)。甲醛探针的红色荧光与溶酶体的绿色荧光几乎完全重合,而不与线粒体的绿色荧光重合,说明______。预测在细胞培养液内加入0.1 mmol/L的甲醛,可以观察溶酶体内的甲醛红色荧光强度______
(2)溶酶体是细胞内具_______(单/双)层膜包被的小泡,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其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D患者脑细胞的胞质内存在大量溶酶体水解酶,预示溶酶体功能的损害与AD早期进展有关。为检测AD的发生是否与溶酶体内甲醛代谢异常有关,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 对大鼠进行双侧颈动脉不完全结扎手术用来构建脑部氧化应激损伤(会引起AD)动物模型,然后测定溶酶体和胞质内甲醛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照组1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2的处理是__________,设置这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测定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②正常情况下,甲醛会被转运出神经细胞,以减少对细胞的伤害。为了探究溶酶体是否参与将甲醛转运出细胞的过程,研究人员用药物诱导使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12h后分别测定细胞内外的甲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溶酶体结构被破坏后,从溶酶体中释放出的甲醛无法有效地运送到细胞外。请推测实验组的测定结果并填写在下表内空白处:

     

组别

胞质内荧光强度

细胞培养液中的甲醛荧光强度

实验组

__________ _________

对照组

++

+++


注:“+”数量代表荧光强度的强弱
(3)综合上述研究,请你针对甲醛代谢异常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出治疗思路__________
2019-09-27更新 | 39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题。病毒的“逃逸”,植物病毒主要侵染植物细胞,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制通常是为了适应植物细胞内的生活环境而特化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植物病毒完全不能侵染动物细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植物病毒或其组分可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或进行某些功能。
自然界中近70%的植物病毒需要依靠介体昆虫传播,这些介体昆虫对植物病毒的持久性传播是导致植物病害的关键。介体昆虫可以通过自噬途径降解病毒颗粒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过程如图1。病毒也可以劫持或破坏自噬途径,在介体昆虫体内持续增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DV)进入白背飞虱(介体昆虫)的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唾液腺,白背飞虱进食植物时将病毒传播。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团队发现SDV侵染介体昆虫后“逃逸”的新机制,如图2。

SDV侵染白背飞虱后,促进Atgs基因的表达激活了自噬,其中Atg8Ⅱ蛋白与早期自噬体膜结合,参与早期自噬体的延伸和闭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自噬体膜上有很多正在组装和成熟的病毒颗粒,且病毒外壳蛋白P10可以与溶酶体膜上的LAMP1互作,操纵白背飞虱自噬,使SDV逃过防御,促进其持久传播。
这解释了为什么病毒可以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同时为阻断病毒的持久传播提供了新策略。
(1)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白背飞虱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还有______。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点。
(2)写出SDV在白背飞虱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SDV与ITGB3结合后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细胞
B.自噬体膜为病毒蛋白P10的大量聚集提供了场所
C.Atg8Ⅱ基因表达有助于SDV病毒量的下降
D.介体昆虫细胞自噬有利于SDV的增殖和传播

(4)综合文中信息,概括病毒在特定的介体昆虫中存活并高效持久传播的适应性对策____
2024-05-10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