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7 题号:9764301
实验小组用下图甲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请分析回答:

(1)若用该装置测定绿色植物的有氧呼吸速率,小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同时需要对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色液滴向________移动,单位时间内玻璃管中气体体积的变化表示________
(2)若利用该装置进一步探究光照强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需要对实验如何改进?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用实验数据通过描点绘制出图乙中的曲线a,但是未对坐标轴标注,请对X轴和Y轴做出标注(无需考虑单位符号)。
X轴:________ Y轴:________
(4)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增大内部膜面积的方式不同,分别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生菜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人工种植蔬菜之一。为提高经济效益,研究员探究了光质、胞间C02浓度和温度对生菜品质的影响。图为生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PSI、PSII和PQ与电子传递等有关; 字母A~F表示物质; I、 II、 III表示反应场所。

   

(1)图为生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_________ (A.“光反应”或B.“碳反应”)过程。
(2)图中吸收和转换光能的场所是_________ (A.“I”或B.“Ⅱ”或C.“Ⅲ”); 叶绿体内能量转换的部分路径是_________。(编号排序)
①电能 ②光能 ③NADP+ ④NADPH ⑤三碳糖 ⑥三碳化合物
A. ②→①→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①→③→⑤
(3)据图及已学知识判断,生菜叶肉细胞内H+浓度较高的场所是_________ (A.“I”或B.“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A光解产生H+   ②PQ将I中的H+泵入III③D分解为C和H+ ④H+穿过 ATP 合酶到达I
实验1:探究不同光质对I、 II、III三种生菜生长状况的影响。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绿素总量、壮苗指数与对照组的比值,如图所示。

(4)为提高经济效益,图中生菜品种与光质的最佳组合是(       
A.品种I; 红:蓝=2∶1B.品种Ⅱ; 红∶蓝=1∶1
C.品种I; 红:蓝=1∶2D.品种Ⅱ; 红:蓝=1∶2

实验2:探究高温对生菜植株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为测得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实验步骤需要保持一致的有(       
A.植物生长时的光照强度
B.提取色素时加入的提取液体积
C.选取的叶片在植物上的位置
D.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叶片质量

(6)据图分析,高温处理使叶绿体色素的种类_________ (A.“不变”或B.“增多”或C.“减少”), 叶绿素含量_________ (A.“不变”或B.“增多”或C.“减少”)。据此推测,若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植物对光能的捕获与能量转换能力会_________(A.“不变”或B.“增强”或C.“减弱”)。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生菜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小贾同学制作了水培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7)该实验需要设置的自变量是_________;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
①光照强度     ②水培溶液的温度     ③室内温度        ④植物的生长状况
(8)生菜水培溶液应选择_________ (A.“缺少某种矿质元素”或B.“矿质元素齐全”)的溶液。
(9)检测该实验因变量的合理做法是(       
A.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B.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C.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D.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10)研究发现,持续高温下生菜叶片中叶绿体膜损伤严重,类囊体松散,线粒体结构无明显变化。试分析在持续高温影响下,生菜植株是否仍能获取ATP?并阐述论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2更新 | 8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1表示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CO2充足),西红柿植株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2表示晴朗的白天测得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8h时西红柿植株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
(2)图1中,58h间,使呼吸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密闭容器内______________
(3)图2曲线丙中,A点植株细胞内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曲线乙的峰值低于曲线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与B点相比C点叶绿体内C5相对含量__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或“相同”)。A、C、D三点,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点。
2018-05-10更新 | 33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图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

实验材料和用具:
20mL移液管、20W、50W、100W和2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水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4。在瓶中各放入一烧杯一定浓度的NaHC03溶液。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水草分别放入1-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20W、50W、100W和2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并观察。
④在每过10min读出移液管的刻度。共记录数据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1234
20W50W100W200W
第一次02.24.13.8
第二次0.14.38.37.7
第三次0.16.512.511.6
(1)该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
(2)在20W时,记录的数据接近于0的原因是__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里绘制柱形图。

(4)若想确定水草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_______
2016-11-18更新 | 8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