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9813766
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营养级同化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
2.48×10112.0×10111.69×10102.8×1010
3.1×1094.6×1086.6×1081.53×109
8.0×1074.0×1072.3×108

(1)图中虚线表示 ___________,N点时出生率______________(选填“>”、“<”或“=”)死亡率。
(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点)。
(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该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

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水稻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
(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______________
(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只。
(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政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雌信息素诱捕蝗虫通过降低________________使种群密度下降。
II.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终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9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深海独特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科学家从深海冷泉附近的沉积物样品中分离、鉴定得到拟杆菌X,然后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对拟杆菌X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拟杆菌X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水、碳源、______等四类,对培养基通常采用______法进行灭菌。为了检测灭菌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使用不同接种方法后培养拟杆菌X的实验结果,图乙中能用于拟杆菌X计数的是培养基______(填序号),该培养基对应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3)据图甲分析,在培养8天后,不同培养基中拟杆菌X的种群密度基本达到了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甲分析,若要尽快扩大培养拟杆菌X,最好选择以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
2023-07-07更新 | 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南秀湖由于鼠磷超标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通过投放食藻虫(主要以小型藻类为食)肉食鱼、虾、螺、贝类和种植矮型刺苦草(一种沉水植物)后水质明显得到了改善,以下是该湖修复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治理前南秀湖水体明显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较高的初级生产量,下层很低,富营养化造成下层水体初级生产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南秀湖中的浮游藻类、食藻虫、肉食鱼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建立的单方向营养关系叫做____________,投放后的食藻虫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___增长。
(3)底栖的刺苦草四季常绿,耐弱光,属于该湖中的______________成分,增加了水中的_____________,有利于将生物残体、粪便等彻底分解。
(4)由于食藻虫、肉食鱼、虾、螺、贝类等生物的加入,增加了南秀湖的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了南秀湖的稳定性,最终通过______________方法操控生态链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
2019-12-20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