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7 题号:9824382
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森林覆盖率只有11.4%。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使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对遭受破坏的塞罕坝林场进行恢复,就是要恢复林场的结构和功能。林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人工种植品种选择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该群落的单位面积CO2吸收量显著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
(3)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
(4)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松,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毛虫。林场建设者提出了防治松毛虫的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施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投放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请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朱鹮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1981年全球仅陕西洋县存活7只个体。由于初始数目过少,且高度依赖在传统方法耕种的稻田里取食,保护难度很大。我国政府对朱鹮的保护措施,被誉为“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
(1)最初生活在洋县的7只朱鹮构成了一个______。通过社会广泛参与保护,2023年底全球朱鹮数量已经突破一万只,摘掉了“极濒危”的帽子。
(2)为扩大朱鹮的栖息地,保护工作者在多个朱鹮历史分布区域中进行了野化放归实验。数年后,通过鸣声识别的方法统计分析某野化放归群体的数量特征,如下图。

①鸣声识别统计的方法比标记重捕法具有______的优势。
②根据该群体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图中显示:______,据此可以预计该群体的数量将保持增长。
(3)近年来洋县朱鹮野外个体数量增速明显变缓,除了逐渐接近当地环境条件下可以______的最大数量(K值)以外,保护工作者还在积极探索其他原因。有学者对朱鹮的MHC基因家族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某关键基因上仅获得了5个等位基因。(注:MHC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的MHC被称为HLA。)据此保护工作者认为,朱鹮仍然没有摆脱初始数量过少带来的风险。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朱鹮的栖息地仍然面临威胁。有部分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辅助迁移”方案,即将栖息地破坏的生物迁移到其历史分布范围之外的生态区域。与(2)中“野化放归”相比,“辅助迁移”方案可能具有更大的风险,风险可能为(请写出一条):______
2024-06-04更新 | 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_______。图乙中B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
(2)二化螟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害虫,通常会用农药来防治。某研究小组调查了一块1000m2的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记录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样方编号

123456

样方面积(m2

111111
二化螟数量(只)151815191514

该块稻田中二化螟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
(3)如下图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相似,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年。据甲图分析,在调查的20年间,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符合此时间段的年龄结构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
2022-03-09更新 | 2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罗非鱼食性广而杂,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其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固定的能量。珠江中,罗非鱼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鱼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