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30 题号:990423
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是某个食物网,请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_________作用。②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只表示了部分生态系统成分,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B中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鹰同时占有______个营养级。
(5)若兔体内有机物增加10克,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克。
11-12高二·吉林长春·假期作业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对虾工厂化养殖是以“水泥池+温室大棚”为核心特征的养殖模式,浮游动物既可作为优质饵料,又可作为消费者调控浮游微藻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图甲是虾池中浮游动物和浮游微藻密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中实线表示虾池中对虾的净补充量(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虚线Ⅰ、Ⅱ、Ⅲ、Ⅳ表示在不同的捕捞强度下,对虾收获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虾池中对虾,浮游动物、微生物和浮游微藻等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该生命层次中的物种数目称为____________。对虾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群落中的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物种的生态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以判断浮游动物和浮游微藻是____________关系,对虾养殖池中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越高,则虾池水环境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越复杂和稳定,演替速度____________
(3)若要获得对虾的最大持续产量,应维持的捕捞强度对应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1更新 | 96次组卷
【推荐2】高原鼹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置于地面,土堆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上的群落需要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对照)、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到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挖出的土堆。
(1)草甸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____。若要调查该森林群落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
(2)由图可知,5个区域内的草甸中高原鼹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____,从鼹鼠挖洞行为对植物生长的角度分析,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
(3)植物在食草动物的摄食作用下,细胞分化形成的强化针、刺等物理防卫结构保留下来,细胞分化形成防卫结构的根本原因是____
2024-03-14更新 | 6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的种群数量增减情况如图中曲线a、b、c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________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2020-12-29更新 | 6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