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315 题号:9967549
玉米非糯性基因(B)对糯性基因(b)是显性,如图为玉米培育的示意图。染色体缺失片段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雌配子可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个体
B.甲与正常糯性玉米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不同
C.F1非糯性玉米中,含有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占
D.在F2非糯性玉米的叶肉细胞中,异常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2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D.丁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2021-10-26更新 | 6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编号①〜⑤是光学显微镜下拍摄的二倍体百合(2n= 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前取百合的根尖解离、漂洗、龙胆紫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
B.图②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方式有212
C.图③细胞中有12个四分体,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D.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排序为①—②—③—⑤—④
2019-12-16更新 | 3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3】1个精原细胞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得到2个子细胞,将一个子细胞转入不含有32p的普通培养基继续培养,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三个腺嘌呤碱基发生变异后转变为次黄嘌呤(I)。已知次黄嘌呤可与胞嘧啶(C)配对,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本次分裂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若为有丝分裂,子细胞含有32P的染色体上无次黄嘌呤
B.若为有丝分裂,子细胞中含有次黄嘌呤但不含32P的细胞占1/2
C.若为减数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次黄嘌呤
D.若为减数分裂,四个精子中含有次黄嘌呤又含32P的细胞占1/4
2024-02-05更新 | 2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