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云南 高二 学业考试 2023-03-20 71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原始社会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生产工具先进
C.社会高度文明
D.风俗习惯使然
2023-03-15更新 | 38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22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从1949年到2022年,我们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第一次飞跃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3-15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3-03-15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蛟龙号”载人作业深潜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复兴号”动车组、港珠澳大桥等高科技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对社会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②是中国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
③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④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唯一指导思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15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这表明民营经济(       
①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15更新 | 601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东坡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国家对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作出的明确指示:要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     
A.增加就业
B.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稳定物价
D.促进经济增长
2022-03-27更新 | 42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2022年6月开始实行的《湿地保护法》,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的义务。《湿地保护法》的实行体现的发展理念主要是(       
A.绿色发展理念B.协调发展理念
C.开放发展理念D.共享发展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从成都到昆明的通行时间从19小时缩短为7小时23分钟,里程缩短了100多公里。新成昆铁路的通车(       
①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旨在发挥慈善的作用
③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15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这三件大事是基于中国共产党(       
A.把维护个人利益作为最高追求
B.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C.坚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D.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结合起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教会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张桂梅为榜样,有利于广大党员(       
A.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B.强化执政意识,提高科学执政能力
C.遵守党纪国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执政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有利于(       
①践行党的宗旨       
②从严管党治党       
③确立领导地位       
④坚定理想信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疫情防控、“双碳目标”到粮食安全,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从根本上说,这是基于(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我国公民的权利可以无限扩大D.我国已实现了全民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这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A.提案权B.立法权C.任免权D.监督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2022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建言献策,为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履职尽责。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是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③确保了全体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3-15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材料说明(       
①少数民族地区行使完全自治权                    
②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③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同时、同步富裕             
④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15更新 | 42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某地坚持“有事好商量”的工作方法,多次召开街道办、居委会、施工方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小区圆桌会”,促成了机动车位的增设和健身步道的修建。该做法(       
①解决了小区居民所有利益诉求                    
②找到了小区管理的合理方案
③拓宽了小区居民直接参与渠道                    
④推动了小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协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观点体现了(       
A.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B.法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
C.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建设的法治社会是(       
①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②社会治理依法开展的社会
③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的社会                    
④彻底消除了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3-15更新 | 809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合格考模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寻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源,试图解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天问”,凡此种种,皆触及到哲学问题。这表明(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产生于种种“天问”
③哲学源于人的灵感
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两个“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立足于人的主观意识                                 
④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俄乌冲突,不仅令世界局势异常紧张,更引发了金融、粮食及能源三大危机,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从联系观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
③事物间的联系与时间、地点无关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被人为消除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15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2. 新中国成立73年来,岁月峥嵘、凯歌前行,多少筚路蓝缕的艰辛、多少披荆斩棘的付出、多少迎难而上的勇毅、多少风雨无阻的坚定,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绘就出气壮山河的壮丽画卷。上述材料表明(       
①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只要有量的积累,事物就一定会发生质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3-15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颁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信号体现了(       
①要坚持适度原则                                        
②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重点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3-15更新 | 38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正式建立了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之后,高考制度的改革和探索从未停止过。近几年,随着时代发展,高考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方面不断改革。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说明(       
①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③认识的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             
④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15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是因为人民群众(       
A.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是杰出的英雄人物
C.是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D.可以任意自由地创造历史
2023-03-15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6. 从2021年春晚的《唐宫夜宴》,到一舞感动天下的《祈》,再到2022年的《中秋奇妙游》,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真正的中国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得益于(       
A.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血脉
B.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C.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坚定文化自信
D.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2023-03-15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7. 人民在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今日之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人民敢于拼搏、勤劳勇敢、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       
A.伟大梦想精神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和平精神
2023-03-15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3-15更新 | 37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9.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国安。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______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①听党指挥                                                     
②团结向上
③能打胜仗                                                     
④作风优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3-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0.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容,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       
A.“两岸一家亲”理念B.一个中国原则
C.和平统一D.高度自治方针
2023-03-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华民族从1840年以来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社会动荡,但中国人民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2022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谈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如何助力实现中国梦。
2023-03-15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贯彻新发展理念,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量子信息、大飞机制造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我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新发展理念。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要做到: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二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三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四是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哪些制度保障。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有勇院士,是中国工程院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驻村科技特派员,使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美一点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2015年,作为共产党员的朱有勇辞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职务,自告奋勇带领团队,深入村村寨寨,趟遍田间地头。在对当地进行了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后,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指导当地群众种出了产量高、品质优、价格好的冬季马铃薯。被当地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

2019年,朱有勇院士向农户普及并推广电商运营经验,亲自下田做直播,创下1小时直播带货25吨马铃薯的喜人成绩。帮助澜沧县形成了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闭环,贫困发生率降至161%,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院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进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2022年,他被推选为二十大党代表。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谈谈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对于青少年的人生启示。
2023-03-15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2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哲学与文化
3
经济与社会
3,5,6,7,8,32
4
政治与法治
5
时事政治
6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单题
2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30.6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单题
4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单题
50.6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单题
60.85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单题
70.85贯彻新发展理念单题
80.65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单题
90.6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党的二十大单题
100.85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政治角度考查模范人物单题
110.6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要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单题
120.85我国的国家性质  最真实的民主  政治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  碳达峰、碳中和  人民民主的特点单题
130.6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人大代表的职权单题
140.85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单题
150.65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单题
160.65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单题
170.85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单题
180.65法治社会的内涵  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单题
190.65哲学智慧  哲学的起源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单题
20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单题
210.65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单题
220.65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发展的实质单题
230.65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单题
240.6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单题
250.6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260.6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单题
270.6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四个伟大精神单题
28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来源和意义)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党的二十大单题
290.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单题
300.6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单题
二、主观题
310.65中国梦的特点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材料分析题
320.85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二十大材料分析题
330.65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党的二十大材料分析题
340.6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