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押新高考卷第17-21题 逻辑与思维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15 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逻辑与思维、法律与生活、哲学与文化

一、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周岁的小明在A商店购买了一款儿童玩具。小明在玩玩具时,玩具因质量问题爆炸导致小明轻伤。经查,该玩具由B公司生产,A商店销售。对于本案,小明的父母找了几位朋友咨询维权问题。他们说:

(1)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把甲的三段论推理补充完整,并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分析其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①补充甲的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
小前提: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结论:所以,小明购买玩具的行为无效。
②分析甲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2)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乙、丙、丁的说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遗址是认识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做好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建设古遗址公园是较好的选项。在某古遗址公园建设讨论会上,围绕保护利用中村民是否应该搬迁的问题,与会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甲方:建设古遗址公园可将村民及其房屋纳入规划设计,村民房屋适当改造后可作 为基础设施并提供必要服务,村民也可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现村民及其房屋与古遗址公园的融合共生,村民不必搬迁。

乙方:一处古遗址就是这个地区物质文化历史的数据库,是中华文明基因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只要村民留在公园里,就容易造成遗址被破坏,对当地村民进行搬迁,该处古遗址将得到很好保护。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甲方不赞成搬迁的理由。
(2)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乙方推理的逻辑谬误。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们100多年前就提出了许多奔赴外太空的构想,其中包括将多节火箭串联起来,组成一列多级火箭以提高速度。这一构想,如今已成为航天领域的重要应用。另外一个构想是建造一部太空电梯,用电梯把人和物资送往太空,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材料建造这个电梯是科学家们仍在探索的课题。

结合材料,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人类奔赴外太空的构想。(答出两点即可)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4. 2022年10月,王某到M公司办理某店铺的健身卡。销售人员出示了预先准备好的《健身合约书》(以下简称《合约书》),承诺将于2022年11月底正式开业,王某未仔细阅读便在合约书上签字,并缴纳会籍费用3000元,销售人员亦未对《合约书》做出具体说明。

该店铺于2023年8月才开始试营业。王某以店铺开业太晚为由向其提出全款退还会籍费用的要求。销售人员告知,健身卡不退费是行业惯例,并拿出双方签字的《合约书》,向王某展示合约条款小字部分“健身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等内容。

王某认为M公司的做法是欺诈行为,情绪激动,挥舞手臂时不慎碰到公司大厅立柱,导致玉质手镯破碎。王某将M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会籍费用,赔偿玉镯损失。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应当支持王某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2)M公司领导在公司会议上分析这一事件时说,“只有员工素质高了,公司才不会被诉至法院。公司现在被诉至法院,说明员工素质不高。”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这一推理。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东临渤海,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唯一兼具海滨、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的省份,是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然而从何时起,面对全国旅游大潮,人们舍近求远,远游他方,河北成了全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份。为走出旅游发展困境,让人们享受到家门口的美景,河北省政府广泛开展调研,集思广益,研判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前瞻设计,印发《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振兴的若干措施》,多方发力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崇礼体旅融合“燃动”京张,邯郸“战国袍”掀起国潮消费热,平山“红十绿”拓宽红色旅游新路径,“乐游京津冀一码通”使三地2500余家文旅企业入驻,邀请社会各界名人、网红达人等出镜为家乡代言,全网播放量达4.6亿次……好山好水加上新玩法,让河北旅游一次次火爆出圈,“天啊,原来河北这么美。”网友们纷纷表示“我想去河北”。一个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正向我们走来。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正成为看得见的风景、听得到的故事、心向往之的诗与远方。

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何以成为新时尚。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的理论创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和社会历史的本质的知识,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