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5 题号:10234918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材料一   中国蚕桑文化已有4000多年历史,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时期,四川南充市成为中国丝绸中心。据考证,张骞出使西域交流出去的丝绸产品,很多产自于南充市。近年来,该市深刻认识到做强丝绸产业需要打好丝绸文化这张牌。围绕建设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该市启动了丝绸文化产业主题园等项目建设。同时,伴随着高科技手段进入丝绸生产领域,该市不断挖掘和推介当地丝绸文化精华,使古老的丝绸制品不断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被推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带动了该市旅游、商贸和文化大发展。
       材料二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提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先行动。网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加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所形成的多领域、多层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经济带。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破除各国信息壁垒,推进优质信息资源有序流动、优质信息服务共享共用,与数字全球化的大趋势高度契合,是推进各国全领域务实合作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方向。
(1)结合材料,分析南充市打好丝绸文化牌是如何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探究南充市应如何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振兴当地丝绸文化产业。
(3)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南充市振兴丝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2017-06-05更新 | 1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马”、“辣么美”、“表酱紫”……不知从何时,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近期,南宁一位小哥在录制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蓝瘦香菇”一时成为网络新词。深圳某家企业及时捕捉商机、迅速抢注了“蓝瘦香菇”。
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接地气”的用语,正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
(1)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
(2)针对网络新词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7-07-15更新 | 2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国学教育大规模普及,学习国学的网站、视频公开课、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国学教育相比于传统国学教育有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国学教育是面授式培训,更重视现场效果。而“互联网+”国学教育则开启了线上教育的新模式,碎片化、网络化和互动化成为其主要特征。加之由于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传播特征,国学线上教育将学习过程细分,用户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学习效果也更好。同时,线上国学教育还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引发网络用户的主动参与,让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互联网为国学的传播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由于网络上的内容质量没有一个客观严谨的标准,使得网络上传播的国学内容相对杂乱。加之在功利目的的驱动下,一些对传统文化的偏差解读充斥网络空间,使得互联网上传播的国学知识参差不齐。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分析应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对国学传播的影响。
(2)“互联网+”国学教育相比于传统国学教育有了很大改变。结合材料,分析“互联网+”国学教育大规模普及的文化意义。
2017-05-24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