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3 题号:111511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为“探寻民族艺术的宝库”,“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从法国巴黎归国,带领一群年轻人白手起家,用双手和简陋的工具,清理出几百年来堆积在300多个洞窟里的积沙,修建了上千米的围墙。“敦煌艺术导师”段文杰把一生奉献给了莫高窟,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还清晰地呼唤“敦煌,敦煌”。因为信奉“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扎根敦煌50余年,带领团队开展数字化探索,建成数字展示中心,成功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中英文版,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全球访问量已超过700万人次,让更多风“看见敦煌”。70多年来,几代敦煌人“身在苦中不知苦”,用一生心血接力守护敦煌艺术,使历经磨难的千年莫高又增增生辉,成为旅游圣地、世界遗产保款“极具意义的典范”。2020年1月,中央宣传部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时代措模”称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做好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文化价值。
(2)“此生不悔入沙海”。结合材料,分析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3)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请就此提出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的一个国际组织,在推动全球教育合作方面具有特殊影响力。2018年4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CentreforUNESCOASPnet)正式获批落户海南三亚。该中心落户海南三亚,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平台,提升海南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海南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大成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联系学校国际中心,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1)结合材料,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国际中心正式获批落户海南三亚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海南根据地方实际,锐意改革,调整发展战略,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全省重点发展旅游业、互联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逐渐摆脱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坚持规划引领,重点提出“加强村镇规划和宅基地管理,弘扬特色乡土田园文化”。坚持产业支撑,绝不能搞没有产业的空心镇、空心村。建设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促进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家园。坚持城乡治理,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突出优势,在生态立省的长期探索中,海南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不能让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过不上好日子,而是要让大家最大限度地共享良好生态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海南的改革发展既坚持了真理性又坚持了价值性。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发挥人才的关键性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就海南如何发挥人才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8-05-25更新 | 15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纵观人类历史,因文明冲突而导致的战争屡见不鲜。“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全球政治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上个世纪末的断言,至今仍被人提起。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文明傲慢等言行不时发生,导致世界随时面临冲突的风险。“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守住人类良知的底线。”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阐述的文明观,指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和谐共生之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破解文明冲突这一时代难题的合理性。
(2)习近平的文明观饱含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传承发展形成的文化自觉与思想智慧,请列举两个与习近平的文明观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2019-12-09更新 | 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述。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得很早,孔子是把“和而不同”当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后人把它提升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内涵界定为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浩瀚恢弘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


(1)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2)运用文化的多样性,说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不同文化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2019-07-21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