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2 题号:11236965

材料一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贫穷落后,但也带来了许多资源、环境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十七大将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印证着对科学发展之路探索的正确性。

材料二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材料一中,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
(2)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后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材料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和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深刻结论。“实干”从哲学上说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苦的劳动来创造”,只有“实干”方能兴业兴邦,益民益天下。
材料二: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渡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1)请依据材料一,从哲学上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016-11-26更新 | 9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治藏理论的新飞跃,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在中国共产党治边稳藏的成功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并不断丰富发展而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成功实践了党的治藏方略,西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固边兴边富民工作深入推进,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极大保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和态势。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谈谈你对党的治藏方略的认识。
(2)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12-29更新 | 167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本省的发展战略,从“大念山海经”到“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再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初步形成“山海联动”“闽台联动”的发展格局。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出台了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全省生产总值增幅较大,跻身全国“万亿GDP俱乐部”。
有人认为“实践证明,两个‘先行区’发展战略是真理,它是不会改变的。”请运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016-11-26更新 | 9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