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119231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十五年展望。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这份新时代新征程的逐梦蓝图不仅关乎14亿中国人民的未来福祉,更将为全世界发展带来更多“中国机遇”!《建议》把“十四五”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这有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战略一致性。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这在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就有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呼声很高的“互助性养老”。用好互联网这个“开放的智库”,有利于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有裨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编制“十四五”规划。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谈谈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2023年4月20日,人民网发表了《“五个一百”,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一文。该文认为,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借助“五个一百”这个平台,将一个个正能量的故事展现在众人面前,不仅能为亿万网民提供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更是生动呈现了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五个一百”是一个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广阔舞台。2022年中国成绩单如此耀眼,奋进的中国令人期待,让我们以“五个一百”为契机,在前进的脚步中,重温一个个心跳加速的瞬间,一个个守望相助的瞬间,一个个一起拥抱未来的瞬间,让更多人在激荡共鸣中凝聚共识,为祖国繁荣发展不懈奋斗。

每一个令人动容的瞬间,都值得我们铭记;每一个平凡人琐碎的、但又伟大的坚守,都值得我们来讲述。让人们在奋进中看见“真”、感受“善”、发现“美”,是“五个一百”最触动人心的力量,更是进一步增强引领亿万网民追光前行的动力。

“五个一百”活动中一件件正能量作品,是一个个小切口,释放出无限正能量,带给我们直抵心扉的感动、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引领和鼓舞亿万网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举办“五个一百”活动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为深入开展“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
(3)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我们青年是中国梦的创造者”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8-07更新 | 3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大会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统揽“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作出的主动战略选择。

材料二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两个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泛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打击了全球投资与消费;二是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当前我国趋于平稳的疫情,逐步恢复的市场消费,稳定的政策环境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使我国不仅具有保持“世界工厂”的条件,而且正在成为全球消费增长的中心。

材料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要深刻认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性,要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并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形成新发展格局是统揽“两个大局”作出的主动战略选择。
(2)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04-30更新 | 2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都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激发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有的媒体人认为,“新闻记者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更多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做一名真正为民的好记者”;也有的媒体人认为,“新闻的核心永远是有血有肉的人,做好正面宣传更要以人为本,讲好中国故事。”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所表述的新闻舆论重要性的理解。
(2)归纳材料中两位媒体人观点的相同之处,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3)“导向不等于刻板的说教”,请你为新闻舆论更好发挥“成风化人”的作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6-06-01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