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4 题号:17371054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现行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施行,并于2009年和2017年分别对部分条款作了修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吸纳行政争议的入口偏窄,案件管辖体制过于分散;案件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审理标准不统一,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等问题逐渐显现,行政复议制度需要完善。

2022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修订草案共7章86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行政复议原则、职责和保障,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及审理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最重要的精神命脉,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材料一   2023年11月,央视打造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成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又一大亮点。节目创造性地把视角放到了宗师们“千古名篇”诞生的背后故事,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通过“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节目模式,揭秘一代宗师磅礴跌宕的人生故事,直击传承千载的“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整季节目打造近200个实体场景,以电影级的高质感,生动还原了八位宗师的生活场景。多位专家学者组成探访团,首次完成古装实景穿越,古今“双向穿越”的巧思,为观众营造了“文心相通、古今共鸣”的文化磁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专家与主持人一起现场讲解,为观众带来生动注释,带领观众一同探寻一代宗师信念与追求的起点,让观众真切了解到《马说》《师说》《原道》《醉翁亭记》等传世名篇诞生的伟大瞬间。观众通过节目领略到诗词歌赋的魅力,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唤醒了植根于观众心中的文化记忆,让古文化的魅力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材料二   人民至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人民群众观点的高度凝练概括,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承传与创新。《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呼吁“得民心者得天下”。历经时代更迭,董仲舒提出“天立王以为民”,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直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政治主张,传统民本思想体系更加完善。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始终以人民群众为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维护自身根本利益而由其中先进分子组成的政治集团,坚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贯彻人民的意志,忠实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去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本思想,带领依靠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该节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让传统“民本”思想彰显时代价值的意义。
(3)某校将开发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请你按照下列要求为该校设计两项相关课程。
(要求:简要写出课程名称及其主要内容。示例:国家博物馆之旅:介绍国家博物馆的珍宝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开展研学实践。)
2024-03-06更新 | 20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党内集中教育环环相扣、次第展开,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主题教育活动

每一次集中学习教育,都是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都是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都是全党凝心聚力的奋进号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强大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接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加以分析。
2023-11-11更新 | 1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正式公布。这是一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破解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矛盾冲突,强化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与时俱进,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这也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维护小区业主合法权益,明确禁止高利放……民法典聚焦百姓关切,强化保护人民权利,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法治保障。全面修典,不止于立法,更在于法之必行。全社会要掀起学习民法典的热潮,让民法典的精神和内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阐述制定民法典的必要性。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民法典的精神和内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2020-08-16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