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12139162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第十次荣膺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一份沉甸甸的礼物。9月30日下午,习近平在会见女排代表中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的意义。
20-21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文化的作用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第七届西部文博会2015 年9 月5 日至8 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延续上一届“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本届西部文博会将更加注重“合作”、“共享”,并突出丝路与文化交流的主题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出了陕西的大型3D 网络游戏《黄帝》、台湾“创意时尚汉字”等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此届文博会创下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263 亿元的历史新高;展示了大批体现中华文化内涵、整合现代科技的民族文化产业;展示了大批来自海外的文物珍品;吸引了逾百万海内外游客参观,共享了一场文化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西部文博会举办的文化意义。
2017-11-09更新 | 27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面对贫困这个人类社会的顽疾,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不仅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而且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生动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精神丰碑。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
(2)某班级拟召开"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请你围绕"理想、担当、奉献,三个关键词列出两条发言要点。(每条不超过2个字)
2021-05-26更新 | 3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历史上不乏能工巧匠: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如今,中国制造业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蜚声海外。但近年来,中国人争相到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牙膏、洗发水……让“中国制造”颜面尽失。“中国制造”之所以蒙羞,除了制造企业习惯于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外,教育资源的错配、人才观的偏颇以及知识与劳动价值分配的杠杆导向,更加剧了工匠精神的沦陷。痛定思痛,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从企业层面讲,需要做精、做细,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日复一日的重复来培养“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终极目标还在于对创新的追求,实现中国制造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从国家层面讲,需要通盘考虑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完善荣誉体系的奖赏激励,以及厚植文化土壤。尤其要加大对职业学院的投入,大幅提高技术工种的劳动收入,让职业教育成为民众普遍认为有尊严、有前途、有实惠、有幸福感的教育形式和出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的依据。
2018-10-0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