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含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2350964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早冬》一诗中写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人酒家。”该诗以艺术形式展现了江南早冬的美景。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②《早冬》是诗人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早冬》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④天气、冬景、萋萋草、寒樱都属于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1年春晚,因翻唱《春天里》红透网络的旭日阳刚登上兔年春晚的舞台。他们的名气一路飙升,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草根歌手。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认为,在明星可以制造的年代,旭日阳刚成为当今“大众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A.最受大众欢迎的是生活化、平民化的文化
B.大众文化贴近群众生活,为大众喜闻乐见
C.流行文化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D.大众文化都是流行的通俗的和娱乐的
2.优秀文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又离不开丰富的社会阅历。这说明文化素养
A.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培养出来
B.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016-11-21更新 | 7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
①涵盖人类精神所创造的所有成果       
②包括文学艺术和理论思想
③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④是指人们的受教育的程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7-09-25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中国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朴素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日常生产和生活。由此,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这表明(     
①文化的形成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
②实践使自然物固有文化内涵得以展现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并享用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7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